即使降到亏本销售仍无效。
这让他极度惊讶疑惑不解。
直到最后得知真相,
原来是邻近华润凭借强大供应链优势实施薄利多销政策完全击败传统模式取得压倒性成功。
因此,赵不得不重新审视策略考虑长远合作关系可能性。
最终经过接触洽谈达成双方互惠合作协议初步框架。
当然,对话并没有直截了当地展开,而是先从一家大型集团的业务说起,聊了大约二十分钟才谈及旗下的商场业务。
“我们这家集团拥有极强的分销网络,各类商品供应充足……”
“而商超则是我们的一块试验田……”
话语平和稳定,充满了领导者的风格。但陈总已大致猜出了张总的意图。
张总说道:“我看了您的资料,觉得您非常适合成为我们商场项目的合作伙伴!”
“不知是否愿意一起创办一家连锁超市,在这座城市推广连锁经营模式?”
开超市吗?
陈总陷入了思考。
说实话,他并非没有考虑过涉足这一领域。凭借他的社会威望,顾客资源不成问题。不过渠道、供应链等方面确实是个挑战。他也清楚赵老板通过垄断优势挤压竞争对手的做法,普通创业者很难在那种环境下生存。
因此,陈总始终未采取行动。
事实上,他最看好类似某知名平民超市的经营模式,但这需要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持(电脑、软件等),以当前1990年的技术水平来看难度颇高。
所以超市计划一直被搁置。
没想到今天张总会提出合作的建议。
陈总眼睛一亮。
合作开超市?可以呀!
赚钱固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借此与张总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为日后提供更多便利。
而且还能跟赵老板的零售帝国正面交锋。
让你也试试被赶尽杀绝的感觉,赵老板!
于是陈总果断回应:“我没意见,不过投资额度、股份比例以及合作形式等细节还需要商议。”
张总大笑:“没问题,咱们先去吃饭!”
达成初步意向后,后续谈判可以慢慢来。
两人举杯相碰,心情都非常愉快。
张总看到了商超快速扩展的可能性,刚接任总裁职务的他正急需一个耀眼的成绩证明自己。
而对陈总而言,结识张总才是此次交流的最大收获。
至于超市利润,并不是优先考虑的重点。
只要能够获得全城的支持与拥护,商业机会自然会接踵而来。
不必着急,
稳扎稳打,静待时机成熟。
……
与此同时,
大洋公司董事长办公室内。
赵老板正在听取旗下基金会负责人汇报有关陈总在社区影响力提升方面的具体措施。
随着了解逐渐深入,赵老板感到些许困惑。
“帮助老人过马路?每次奖励二十元?”
“参与清洁工作?”
“给孩子辅导功课?”
“协助老人处理琐事?”
“做每件好事都有现金奖励?”
赵老板皱眉。
这算什么?
做好事我不陌生,无非捐款或救助贫困者而已……
但他搞不明白这种模式的意义——谁会有如此多人手专门负责这些小善举?更别提每次还有二十元的物质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