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64章 ,唉!(求月票)(1/2)

第264章,唉!(求月票)

一九八四年十月,哈工大行政大楼,书记办公室内,刘德本整个人都因为王多鱼的话,而被惊得目瞪口呆。

“多鱼,你这么说的话,这二十亿人民币和两亿美金也未必够用啊.”

王多鱼闻言,点头道:

“是的,很大概率是不够用的.”

没人比他更加清楚,可能仅仅只是研发阶段便需要掉不少的资金。

海尔望远镜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物价早就涨了不少,而且国内也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技术。

拿最近的一个天文台来举例,那就是北极熊帝国的bta-6经纬台式大型望远镜。

经纬台式大型望远镜的支架,结构简单、轻便、移动灵巧,镜筒可以上下左右地转动自如,即便是不熟悉的人也可方便地使用这种支水架台,对向任意的星空位置。

当然,这种望远镜的缺点:为了跟踪走出视野的星星,必须不断地使用仪器上下左右移动,对于观测者来说,恐怕不会感到那么自由。

而且这可是一个六米的超大型望远镜,比五米的海尔望远镜更大。

直径达到六米的全球最大的单片光学玻璃镜头,其投产的毛玻璃就重达70吨,还要涉及到退火工艺、中心孔、背面等六十个部分的盲孔的所有表面复合加工过程,是一项前所未有的挑战。

王多鱼知道这台bta-6望远镜的退火工作就长达两年零六天,为了能够实现大尺寸加工,他们还专门研制了大型光学玻璃加工机床ky158.

这台名叫ky158的机床采用金刚石切削工艺,各零部件是铣平面、光学仪器表面粗磨、加工复杂曲面、钻铣孔、整理孔、加工复杂空洞、磨削和研磨抛光平面球面和圆柱面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建造这台bta-6望远镜,北极熊帝国那边可谓是费巨大,在运输过程中还派出了大量的大型运输牵引车,甚至还有飞机。

然而这台望远镜直到一九七六年才安装完成,到了八十年代才投入使用,可想而知,它到底有多么困难了。

国外同一时期还有大不列颠跟澳大利亚一起合作建造的3.9米att望远镜,美国基特峰天文台4米望远镜,加拿大、法国和美国三家合作建造的夏威夷冒纳基亚山天文台的3.6米望远镜,以及卡拉阿托天文台3.5米望远镜。

在接下来的十多年时间里,英国会在一九八六年建造4.2米望远镜,美国会在一九九二年建十米望远镜,以及一九九九年的gei双子星计划与日本subaru八米望远镜等。

所以国外的天文望远镜非常牛逼,而国内目前根本没有这方面的望远镜。

王多鱼也是因为前些日子,被那位天文学系学生问的数学问题,之后才想到了许多,这才想着未来要完成的科研工作。

“.大型光学玻璃加工机床、镜面真空镀铝真空机组、特殊恒温环境内的独特磨床系统、独特的磨削工具等设备,还有主动光学技术、轻量化设计、高稳定性、大视场观测能力、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听着王多鱼一边掰着手指,一边细说这些设备零部件和相关技术,刘德本眼皮狂跳。

不过,等王多鱼说到整个过程可能需要十年的时候,刘德本这才松了一口气。

“多鱼你早说嘛,这么长时间,那肯定没问题,前期的资金肯定不需要这么多吧两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够了吧”

然而王多鱼却是摇头道:

“这恐怕不行,我的目标是设计一个直径五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所以相关技术定然不会很简单,这就需要多找几家光学仪器厂、光学研究所来协助,还有大型机床厂等其他单位”

“因此前期的资金投入最少是十亿人民币,进口设备和技术的话,不一定能够用得上,因为国外未必愿意把这些技术设备卖给我们.”

当然,就算他们不卖,王多鱼也不是没有办法。

反正这个大型光学望远镜能够在一九九七年之前投入使用,那么王多鱼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其他的话,肯定不行。

除此之外,王多鱼其实没必要浪费这笔钱,直接去国外申请这样的科研课题就可以了。

但他出国本来就非常困难,就怕他出国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那才是欲哭无泪呢。

现在的他,某些程度上来说,或许已经跟当年的钱学森,在地位上没有多少差别。

当年钱学森能够回来国内,那真是幸运中的幸运。

要不是太平洋那边的人,如此短视。

以为钱学森就算回来了,在一穷二白的沙漠戈壁,根本不可能种出苹果树,所以才会选择让他回来国内。

可在过去这些年,当年说过这句话人,早就后悔死了。

所以王多鱼不太可能出国,那么他想要搞什么科研的话,就只能够在国内。

刘德本闻言,点头道:

“没问题,十亿人民币的话,我们咬咬牙还是能够拿得出来的.”

“咬咬牙”

王多鱼顿时皱眉道:

“我们现在居然需要咬牙才能够拿得出来十亿人民币书记,你不会是在开玩笑吧”

哈工大什么时候这么穷了

“不是开玩笑,多鱼,你要知道,过去这段时间,你可是连续了不少钱呢.”

当即,刘德本便给王多鱼简单解释了一下。

八十亿人民币被划拨给了曙光超级计算机项目,而原本外汇司那边希望王多鱼可以暂停对日本的投资,可后者没同意,于是这里又划拨走了一部分外汇。

除此之外,王多鱼在国庆这段时间,陆陆续续又投资出去了不少资金,致使哈工大本身的存款资金,当然就所剩无几了。

听完之后,王多鱼无奈,只能够点头。

钱不禁这四个字,从来都是永恒不变的真理。

就好像上辈子的时候,王多鱼也是这么过来的,小时候穷得叮当响,能够有五分钱就算很牛逼了。

后来长大了一些,高中足足存了三年,才终于存够了一笔钱来购买一双运动鞋。

再后来上大学,明明手里头也有好几千块钱了,可依然还是不够。

读博的时候,因为非常积极参与科研项目,银行存款也有三十多万人民币了,然而依然不够,因为还不够支付一套房的首付呢。

“书记,我们还是需要开源节流啊”

顿了顿,王多鱼接着说道:

“另外,这一次的科研项目,我会让旺旺集团也参与进来,到时候旺旺集团这边会投资五千万人民币,虽然不多,但总比没有强.”

刘德本皱眉不已,“多鱼,这不太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捐款而已,谁敢说不”

“真的只是纯粹捐款没有任何附加条件”刘德本顿时大喜,连忙追问道。

王多鱼没好气地瞪眼道:

“书记你可真是财迷!”

要说没有任何附加条件,那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王多鱼自然是希望能够哈工大能够在明年的大学毕业生当中,划拨一部分名额给到旺旺集团。

“哦,旺旺集团需要多少个名额”

听到只是要大学毕业生名额,刘德本顿时松了一口气,同时他希望王多鱼不要狮子大开口,否则的话,他也不好做啊。

明年是一九八五年,那么这一届毕业生就是八一年九月入学的学生,而这一届毕业生不仅有本科毕业生,同样还有硕士研究生毕业的学生。

“五十个本科毕业生名额和五个硕士研究生名额,书记,这个没问题吧”

刘德本的瞳孔瞬间放大,连连摇头,表示不可能。

因为这样的名额,太多了。

“书记,旺旺集团可是拿出来五千万人民币啊,总共五十五个名额,很多么”

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很精贵,他们毕业之后,都是包分配。

哈工大的学生,从八零年开始,就走上了精英中的精英培养路线,他们当中有不少都是高考状元。

在原时空的历史上,这些高考状元们,其实都是在清华或北大,但这个时空,他们当中有很大一部分都跑来了哈工大。

只不过大部分都是数理科方面的状元,文科状元倒是不多。

这些精英中的精英,并不是王多鱼的目标,因为他们这些人更应该留在哈工大一系或者其他前沿科研机构,而不是跑来旺旺集团。

再说了,旺旺集团目前只是经营钟表、服装、鞋子等产品,走的是中高端路线。

未来或许钟表也会走高端路线,但是这需要时间的沉淀,不是那么容易的。

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并不仅仅只是品牌溢价的关系,更是因为这些产品质量就代表了高端。

再牛逼的a货,在真正的奢侈品面前,也只是一个弟中弟罢了。

然而明年,王多鱼即将会成立一家互联网公司,所以需要招聘技术过关的程序员等职员。

而程序员是非常聪明的,并且他们这群人也是哈工大的命根子。

谁让信息科学与工程系是哈工大几大王牌院系之一呢

尽管比不上数学系这个王牌中的王牌,但是信息科学与工程系之前可是从计算数学系拆分出来的呢,跟数学系可谓是并驾齐驱的存在。

且现在的这个院系,所有毕业生都早早被预定了,就连目前大一的新生,他们毕业后的去向都已经被定了下来。

不管他们是否要考研,他们一旦从哈工大毕业,就肯定会被招聘走。

因为哈工大一系有很多企业对这个院系的毕业生,都虎视眈眈。

在美国的azure公司,海豚游戏公司、华信公司、光辉光刻机厂、芯片设计研究院等单位都需要大量这样的人才。

特别是哈工大的计算流体力学仿真软件项目,这个项目每年都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最少二十到五十名的相关软件专业人才、数学专业人才等。

如果旺旺集团要走了最少五十名这样的软件工程师相关人才,那肯定会炸锅。

刘德本当然不同意,所以他跟王多鱼讨价还价了好一会儿,这才同意了给旺旺集团四十五个毕业生名,本科四十个和硕士五个。

“对了,多鱼,你不是说你很忙么怎么还折腾这些是不是有点前后矛盾了”

谈妥之后,刘德本这才忍不住问道,王多鱼却是笑了。

“书记,建立大型光学望远镜这件事,需要我来出面么并不需要,我也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曙光超算都只不过是这个天文台项目的一部分罢了”

“其次是旺旺集团,这家企业只不过是我工作之余的一些零碎想法罢了,不会浪费我很多时间,会有专人替我管理,我并不需要投入太大的精力”

如果将旺旺集团比喻成一个‘人’的话,那么他王多鱼就是大脑、灵魂,郑宝印、王建超、魏若来、薛礼生、曲海平、梁胜之他们这些人就是身体和躯干。

所以王多鱼只需要掌舵好旺旺集团的发展方向,确保它不会偏航太多就可以了。

从书记办公室离开之后,王多鱼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坐下来之后,他就开始头疼了。

“唉!”

算了,黎曼猜想和朗兰兹纲领就只能够暂时放一边了,先完成其他论文再说。

转眼时间,一周过去了,虞正则这边终于搜集到了所有资料。

拿到这些资料之后,王多鱼了一个小时来查看,接着这才给虞正则打电话:

“老虞,你帮我通知一下,让你们院系的教授过来参加会议,具体名单,等下我会让小苏送过去给你,会议时间定在明天下午两点”

后者表示没有问题,肯定会通知到位的。

挂断电话之后,王多鱼又陆续给机械系等几个院系的系主任通知了一下,让他们准时来参加会议。

并且他还给刘德本打了一个电话。

为了这一次的天文台项目,王多鱼也算是费了不少时间。

不过这个项目一旦成立的话,那么天文学专业的老师和学生,绝对是最兴奋的了,因为这事儿对他们最有利。

除此之外,物理系的教授和学生们也都会非常高兴。

关注天体运动,观察黑洞、超新星爆炸等,这些都是非常前沿的物理科学研究,他们肯定也非常感兴趣。

只是以前国内并没有这样的天文望远镜项目罢了,直径五米镜片的大型光学望远镜啊,就算在现如今的国际社会,那也是非常前沿的科技了呢。

很快,时间来到了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分,所有接到通知的系主任、教授等人都提前十分钟或者十五分钟来到了数学系教学楼一楼大型会议室内。

而王多鱼跟刘德本两人也在一点五十五分的时候走进了会议室。

看到他们两人进来的时候,虞正则他们都愣了一下,旋即暗暗思考,到底是什么项目呢居然连刘书记也来参加这一次的会议。

参与这一次会议的院系包括信息与通信工程系、机械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系、材料系、物理系等,总共有六十三人参加。

大家都知道这一次会议是王多鱼主动发起的,那么大家都纷纷猜测,这或许跟之前的星云超算项目有关系。

其实会议室内的大部分教授们都不知道星云超算已经结束了,更不知道曙光超算已经立项了,只有虞正则等少部分系主任或教授知道一些,但细节也不清楚。

因此,现在会议开始之前,大家都不太清楚此次会议到底是要商量什么。

“感谢大家都来参加我们这一次的会议,我也不浪费大家的时间,所以小苏,你帮我把资料发下去.”

王多鱼开口之后,苏正淮就开始派发资料了。

很快大家手头上都有了一份资料,率先拿到资料的教授,顿时惊呼了起来。

特别是天文学专业的李裕鸣和朱立顺两位教授,顿时惊喜连连。

“王教授,这是真的么我们哈工大真的要建立一座直径五米的大型光学望远镜么”

这样的项目,说实话,真的是太牛逼了!

并不仅仅只是因为这个项目本身非常牛逼,更是因为技术啊!

如果不是因为有超级牛逼的技术,那么王多鱼怎么敢建立这样的项目

可惜,李裕鸣和朱立顺两人想太多了,王多鱼压根儿就没有这样的技术,如果有,估计也需要从国外那边进行购买。

但人家老外怎么可能直接卖给国内呢

要么想办法,要么等机会。

是的,机会!

“李教授,我知道你们很急,但是你们先别急.”

王多鱼笑呵呵地说道:

“大家都先看看文件,我简单说一下,我们哈工大确实要建立一座天文台,本项目的前期资金十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已经在筹集当中”

“可能大家不是很清楚,一座大型光学望远镜的设计与建造工作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仅退火工程可能就需要一两年的时间.”

“所以前期的项目资金有十亿人民币和两千万美金,已经差不多够了,后期的资金,慢慢再筹集就是了.”

“整个项目将会细分为二十七个小项目,我已经大致标出来了什么项目需要什么技术,但具体需要多少人员、资金、设备这些,需要你们列出一个详细来”

等王多鱼说完,朱立顺马上举手提出了他的问题:王教授你是否会参与这个项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