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5章 自己发挥的好(2/2)

那女子付了账,哈哈大笑又捏了一把大王的奶膘,“幼崽果然可爱哈哈哈~”

大王一脸梦幻入账三百元宝,等人家走了一脸兴奋的拉住他白哥:“原来卖萌真的有用,白哥你还有什么卖货秘诀都传授给我吧!”

白杨不忍直视。一想到大王将来长大了,成为一个成熟的大王后,想起小时候……他语重心长叮嘱:“哥哥不敢居功,都是你自己发挥的好。希望你将来想起今天,记住这句话,都是你自己发挥的好!”和我没关系呀大王!

乔翼:……

………………新一章………………

………………新一章………………

………………新一章………………

幽州人民攒点钱能去升平布庄买二两棉花就不错了,皮毛鞣制好了送去也是无人问津,朱提干脆收拾收拾,又在当地收购了一批羊皮狐狸皮,加上大王新置办的高度白酒,一起打包送去了长安的商行。

宫里的五公主很快收到了来自弟弟的礼物,一个黄不拉几的狐狸皮围领。

来送东西的小太监说了,递东西进来的是二殿下身边的人,说是这围领已经是幽王打到的最好毛色了。

大王想象中的狐狸皮围领是火红、或者没有一丝杂色的雪白的,结果支燕山不给力,只有黄色狐狸。

就这五公主也很宝贝,打算今年除夕宫宴就戴着它了。

同时幽州交岁贡的队伍拖拖拉拉终于到了长安,心裁,说是封地干旱绝收,用煤矿顶替了粮食。

这事儿被一层层上报到了大司农那里,李大人简直拿幽王这滚刀肉没招了。

去年就没给岁贡,给了陛下一条龙糊弄过去了。今年更离谱,拉几车刚在长安时兴起来的煤就想顶上。再说你这数也不够啊,你这一斤顶一斤都不是,你这顶替岁贡的煤怎么算起来比东市卖的还值钱?

李大人也不想自己担着,第二天大朝会就捅了上去。不出所料,幽王同学得到了满朝文武集体谴责,最后皇帝也下发了一封斥责诏书。

大王是在小朝会上当庭收到,这位同学显然没有什么要强、要面子的坏习惯,他看完甚至能笑得出来。

“哇~本王给父皇写了那么多信,还是第一次收到回信!”

薛相:……

你清醒点啊大王,那是骂你的!不是回信!

大王理都没理,直接自己翻篇了,大有直接解散朝会回后宫干饭的意思,薛相只好出声阻止。

“殿下是不是得给长安个回应?这么赖账长安后续可能会有处罚下来的。”

大王好奇打听:“什么处罚?直接削藩吗?”

薛相:“那倒不会。前例有罚银、削减封地面积之类的。”

大王一听放心了,光棍道:“罚银没有。削封地就削呗,外面的县城削去本王下次发救济粮都少发不少,爱削给谁就削给谁好了。”

薛相:……

众臣:……

好家伙,想想还真是,边境穷郡幽州让大王立于不败之地了。这种地盘不给拉倒,还省心了是吧?!

大王他佛了。

不过人家也不是一点反应没有,大王立马给他父皇回信一封,在里面痛哭流涕说自己对不起他父皇的信任。

主题思想就一个意思,北方就是大旱了,本王也没办法了。收到父皇的回信儿子羞愧难当,听丞相说这种岁贡交不起齐的是要有处罚的,最严重的有削封地的?那儿子主动上交一个县吧,就靠近翼州的宁安县吧!或者朝中想把其他几个也要回去?儿子都听父皇的!

幽王一副甩烫手山芋的架势,这封姑且算是答复的信到了中书省,朝中骂幽王的谏官都安静了。

踩着幽王吹捧其他诸侯王的各方势力也安静了。

这幽王他不按套路出牌啊!

到你手里的地盘怎么说让就让?不是应该寸土不让的吗?!

宁安县?那不靠北边境那穷县吗,幽州都往外甩的县要来何用!让幽王把地盘让出来,只会剪除了拖他后腿的,幽王说不定更开心?

幽州那地方大一块小一块他们不在意,显然幽王自己也不在意。

唯一一点,幽王脸皮也不知什么做的,哪有人把皇帝的申饬诏书叫回信的?!

大王又等了些日子,发现长安安静了下来,这事好像不了了之了?显然满朝也没人指望着幽州这荒蛮之地有什么贡献,这是后话。

虽然今年照样干旱,大王照样哭穷,但是今年幽州的情形明显比去年好很多,甚至比好年景的时候更有存粮,百姓都没有去年紧绷了。

隔壁渔阳、并州、翼州那才是真的旱灾严重。

幽州今年开荒种了马铃薯、红薯,不少人家在大王那里买了高产的粮种,有了幽州城内的深井,干旱也拉水浇了地,勤劳的人家今年收成是不错的,最起码大王今年的税收是原样收上来了,不够吃的人家还有红薯接济着,今年说会饿死那就是纯懒的。

马铃薯和红薯都是好品种,虽大多种在新开的荒地,极少人家用吃饭的良田种它们,那勤劳的人家也有亩产三千多斤的收获,这在之前的大晋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今年幽州的税收收上来出奇的顺利,不用像往年一样官兵在地里守着,一割完官府恨不得立马拉走。

今年大王划了个期限让他们慢慢交,结果就是赖账的几乎没有,即使是民风彪悍的幽州,对上官府百姓还是老实的。

税收一到手,第一次粮仓满满的大王甚至想过立马扩军,又想想这都到年根底了,又是个灾年,北方也没异动缺乏借口,这才暂时搁置了。

百姓们跟着王府司农的官员学习怎么挖地窖保存大白菜、萝卜,跟着学习怎么储存红薯,怎么晒红薯干、土豆干,再富余的甚至教他们制成淀粉贩卖。

所以,幽州目前是外紧内松,百姓倒是觉得今年是难得的好日子,因为他们有了个好大王。

高耸的城墙不但给了大王安全感,百姓也安心了不少,周边县城的有点实力的人家开始想着搬入幽州城生活。

之前他们可没想过。

以前他们觉得幽州城还不如外面的穷县城呢,一旦北胡子打来他们在外面可以往大山里逃。

大王不担心今冬的温饱,只在家磨刀霍霍提防着北方的敌人。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