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事不如人愿,别人能安静如鸡不招惹百里瑾,老太尉就没这个眼色,他极为激动,出声大声赞扬幽王有其高祖之风。
百里瑾皮笑肉不笑,“太尉大人怕是忘了,没有什么幽王了,百里靖举旗造反,已经和南边那几个一样,是反王了!”
太尉抚抚长须,一本正经反驳道:“唉?殿下此言差矣。幽王不是为了上面这把椅子而反,他只是不想换封地。老臣以为,殿下应该对幽王有所安抚和优待。幽王怎么说也是为了祖宗基业,为了大晋完整和尊严才走到这一步。”
这个高度上升的,百里瑾都快憋出内伤了,老头子偏偏还要加上一句;
“唉!小小年纪,真是有高祖风范。”
看到百里瑾不高兴总有其他高兴的人,比如老二的岳父大司农。
他不想夸幽王,但能恶心眼前这个也不是不行。
所以这老头也出声跟着附和,说到底是母族世代治军的魏家,幽王小小年纪就武德充沛。
在场的兵部不是不愁的,本来放在南边的目光又得分去幽州了。怎么看北边这个才是心腹大患的样子?
这武力值可比那什么江夏王、汉寿侯愁人多了,幽王他杀了匈奴左贤王啊!而且至今他还好好待在北面已经割让出去的地方,说明什么?匈奴和鲜卑他们没赢啊!
本来没人在意北边了,以为没几天就得逃回来的人,貌似赢了?
他们也不想相信,可这兰赫都死了,还死挺惨的。一时间建章宫风声鹤唳,就这武力南下长安是什么难事吗?
毕竟前头有宁德帝五十万大军北伐大败的事实放在这,谁能说长安这些剩的就比那五十万战力高呢?
越想气氛越诡异。
这还没完,仅仅相隔两炷香的时间,长安城发生的另一件大事也传进了建章宫。
“你说什么?崔家被…灭门了?……反王母族那个崔氏?”百里瑾震惊。
崔家可是名门望族,从荆王反了崔家至今也只跑了个光禄勋就知道了。
这些大族在当今是什么地位呢?就是荆王反了,也连累不到崔家那些没明面参与、不出仕的。
尤其像王谢李崔这种望族大姓,他们享有崇高的威望和社会地位。要不然大王掀了卢氏和范氏的面子,也不能红遍大江南北。
就算百里瑾恨他们恨的牙根痒痒,崔家甚至老二的岳丈李大司农还不是在长安蹦跶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