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弥陀佛。“主持双手合十,“圣子若要参悟,贫僧自当引路。只是菩萨界广袤无边,不知圣子想观哪一处“
见林羽露出疑惑之色,主持解释道:“菩萨界以信仰之力为基,寻常古庙只能覆盖方圆百里。但我须弥山的菩萨界可笼罩整个西漠,越是靠近圣山,越容易进入。若在须弥山上,更能以肉身直接踏入其中。“
林羽颔首:“请主持引路。“
这菩萨界乃佛门先贤以浩瀚信仰之力构建的虚拟世界,内蕴前辈大能的精神烙印,更有诸多玄妙景观。
依托须弥山三十多万年的积累,方成此等奇观。只要不窥探先贤烙印,单是观摩精神世界的构造,佛门倒也大方。
主持一步踏出,缩地成寸,转瞬已至山顶。回首望去,林羽施展行字秘紧随其后,竟未落后分毫。
“入菩萨界后,还望圣子莫要触动先贤印记。“主持郑重叮嘱。
“自然。“林羽应道。
主持口诵佛号,梵音与信仰共鸣间,一道精神门户缓缓开启。
二人踏入其中,顿觉祥云缭绕,佛光普照。远处山崖上,罗汉盘坐;古刹深处,菩萨显化。虽影影绰绰,却给人以真实不虚之感。
林羽并未驻足停留,那些金身罗汉的虚影,不过是数千乃至数万年前留下的模糊烙印,早已丧失了完整神识,根本无法进行深层交流。
整个菩萨界呈现出一种奇特的衰败景象:某些大佛印记前尚聚集着少数神僧虚影,但更广袤的区域却是一片荒芜寂寥。
当然,并非所有区域都能随意通行。
有些古刹圣庙依然佛光璀璨,照亮整片天地,其光芒直冲云霄。这些坐落于巍峨神山上的庙宇最难进入,其中保留着近乎完整的真佛烙印。
更有一些禁地令人震撼,佛音如雷的圣山上,恢弘庙宇绽放万丈佛光。林羽清晰地看见几尊古佛虚影,仿佛跨越时间长河,从远古时代降临此地讲经说法。
“佛门底蕴果然深不可测。“林羽暗自感叹,“先贤竟能开创如此精神场域,若能在此深层次入定修行,确实有望证得菩萨果位。“
“欲入大佛天,需先渡过去海。“主持指向一片银光粼粼的海洋,“圣子不妨一试渡海。“
转瞬间,二人已立于银海之畔。惊涛拍岸间,金莲绽放,道痕流转。主持解释道:“渡海之法有二:或以佛法印证,或以己道破之。“
“正合我意。“林羽朗声道。
“渡海凶险,回头是岸。“主持再次提醒。
林羽凝视银海,忽而长笑一声,径直闯入海中。
林羽背后圣洁的天使之翼猛然展开,双翼轻轻一震,顿时天地变色。狂暴的能量风暴席卷而出,银色神海竟被硬生生蒸腾出一片真空地带。
他周身十丈范围内自成领域,任凭佛光普照、金莲绽放、道痕交织,都无法侵入分毫。
银浪翻涌间,他如神凰临世,每一击都令神海震颤,硬生生在无尽佛力中开辟出一条通路。
“破!“
随着一声清喝,林羽浑身绽放璀璨圣光,举手投足间银浪崩碎,金莲凋零。这般蛮横的渡海方式,引得远处金身罗汉纷纷侧目,面露惊色。
“此人竟以力破法,全然不顾过去海明心见性之妙……”
最终,在漫天银浪的哀鸣中,林羽以无敌之姿横渡而过,将这片象征“过去“的神海彻底抛在身后。
“这“
白眉住持瞳孔骤缩,满脸震惊之色。过去海作为佛门至高试炼,蕴含着无上佛法真谛。
寻常佛门弟子入内,无不要经历一番生死磨砺,方能有所领悟。即便他当年身为佛子,也在此苦修十余载,方得证菩提。
可眼前这位摇光圣子,竟如闲庭信步般横渡而过。那浩瀚银海与万朵金莲中的无上道痕,在他面前形同虚设。举手投足间,尽显大自在真意。
住持双手合十,声音缥缈:“渡过此海,便可由菩萨界入大佛天。“
林羽神色淡然,对大佛天这等划分毫不在意。他目光如炬,直指本源:“敢问住持,此处可是精神世界之核心“
“阿弥陀佛。“住持微微颔首,“菩萨界与大佛天,皆以须弥山为基,以无量信仰为源。此山便是撑天之柱,定界之根,亘古长存于虚实之间。“
林羽眉心微动,主之眼绽放淡淡金辉,洞彻虚空。刹那间,万千道纹在他眼中流转,似有无数世界在其中生灭轮回。
住持见状却神色如常。须弥山汇聚佛门三十余万载的信仰之力,纵是圣人亲至也难窥其奥妙,除了阿弥陀佛这种精研信仰之力的道路,其他人得之无味。
林羽盘坐山前,背海面山,陷入沉思。
住持静立一旁,想起近日听闻:这位圣子治世有方,整合王朝,似要将摇光打造成中州神朝般的庞然大物。更令人玩味的是,他竟也在推行愿力修行之法。
“莫非.“住持心中暗忖,“他欲效仿我佛门,建立一方道界“念及此处,不由莞尔。
一月光阴转瞬即逝。林羽缓缓睁眼,眸中似有星河倒转。
“圣子可有所得“
“略有所悟,还要多谢主持应允此事。“
住持笑而不语。须弥山乃宇宙奇观,配合佛门数十万载的积累,方成此等精神世界。即便将核心奥秘公之于众,世间又有谁能复刻这般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