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儿,你这一辈子,历经风雨,始终心念苍生,自登基以来,减免赋税,赈济灾荒,又任用贤良,让大明国泰民安……怎就落到这步田地了”
周太后此时忍不住老泪。
韦泰劝解道:“老祖宗,您莫要伤心。”
周太后悲切道:“看到皇帝受病痛折磨,做母亲的能不痛心疾首吗皇儿,你为何不让太子进来”
朱见深叹了口气,道:“母后,儿记起太子来了,他终归还是太过孱弱,经不得风浪!”
“再孱弱,他也是你的儿子,大明的储君……你有什么麻烦,就应该由他出来主持国事。为皇帝分忧,不就是太子应该做的事吗”
周太后喝问。
朱见深皱着眉头仔细思考,但似乎脑子有些糊涂了,竟想不出反驳的理由。
“你到底答不答应,给句实在话。”
周太后似乎有些生气了,喝道。
“好!”
朱见深应了一声,脸上神色变幻不定,也不知在想些什么。
但至少在周太后这边,算是得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韦泰,立即起草诏书,以太子为监国,主持朝中事务。”周太后果断吩咐道。
“这……”
韦泰显得很为难。
太后您也忒不讲理了!
皇帝好像只是说了个“好”,你就说要起草诏书让太子主持国事
皇帝还活得好好的呢,这诏书我敢写
“怎么为难你了”
周太后气恼地喝问,“韦泰,关键时候哀家叫不动,那平时养你们这些奴才作甚来瞻,你来写!”
张峦闻言不不由摇头苦笑。
连司礼监掌印太监韦泰都不敢做的事,大姑你就专坑你侄子我呗
“太后,陛下已传召首辅万阁老和吏部李尚书前来乾清宫,是否等他们到来后,在他们见证下,再草拟诏书呢”
张峦试探地问道。
周太后琢磨了一下,蹙眉道:“来瞻,万安居心叵测,谁知他作何想法你……确定他会站在太子一边吗”
这下韦泰更无语了。
太后您说话真是不避嫌啊。
皇帝现在就在您旁边躺着呢,再说也没晕过去,眼睛还瞪得大大的,可您这个做太后的,却似乎打算在皇帝跟前把所有大事给定下来
有没有必要如此着急
张峦道:“此等时候,一切当以法统为先。”
“对。”
周太后点头道,“还是来瞻你认识准确……唉,或是哀家操之过急了,立即派人去催,把万安给拎过来。”
……
……
朱见深有母亲在旁,似乎安心了许多,过了一会儿,竟又迷瞪起来。
周太后见状摇了摇头,站起身来,把张峦叫到一边,低声道:“来瞻,你也是的,这边事情如此要紧,为何不赶紧通知哀家”
张峦解释道:“大姑,不是做侄儿的不想,实在是……”
说话间不由往软塌边正在查看皇帝情况的韦泰身上瞅去。
“哼哼!”
周太后摇头道,“就是派人到我那儿知会一声,怎么可能一点儿时间都抽不出来在这点上,你还不如你女儿……正是她找人去清宁宫传话,哀家这才知晓,皇帝已病危。其实谁通知都一样,至少哀家现在知道了,就不会让一些宵小之徒有机可趁。”
张峦听到这里,心中为之大定。
这个大姑一定站在太子一边。
谁让周太后一直对邵妃看不顺眼呢
都说婆媳间有矛盾,这样一来就便宜了没娘的太子。
太子没有老母亲横在中间,跟太后产生婆媳矛盾,那不就让太后觉得这个孙子孤苦伶仃,一定是要回护的吗
“那万安,你确定……不会乱来吗”
周太后再次轻声问道。
张峦看了看左右,小声道:“实不相瞒,入宫之前……我去见过他。”
周太后莞尔一笑,道:“早知道你有准备,哀家就不至于如此担心了。”
张峦看到这一幕,心中诧异不已。
你儿子都病入膏肓了,你竟然还笑得出来
正说话间,外面传话声响起:“万阁老、李尚书求见。”
“传万安进来!”
周太后并没有马上把所有人都传进来,显然她想先试探一下万安的口风,要等万安的意思跟自己对上号,再叫别人进来,一并宣布。
随后万安屁颠屁颠进入内殿。
当他看到里面的格局时,不由吓了一大跳。
除了皇帝之外,竟然只有太后、韦泰和张峦三人,他瞬间意识到,眼下这格局,那是绝对拥护太子继位的。除了皇帝自己外,谁来都翻不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