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了?”
“真没了!”
这么一个改良大棚,确实生产不了多少黄瓜,看着这抢购黄瓜的盛况,云洁感叹:“奢侈品的定义永远都是紧缺。”
一定要让二舅赶上冬暖式蔬菜大棚的第一班车。
接下来,更让云洁坚定信念的是,作文集训班里,竟然有人跟她要黄瓜!
作文集训班初六就开班了,用蒋进科的话说:“初五已经走完亲戚了,没走的亲戚都是不亲的,不用去浪费时间了。”
于是,大年初六,集训班正式集结开班。
云洁很开心能上课,因为又能见到自己的同学和朋友了。
云洁特别喜欢作文集训班上的同学,感觉比自己班里的同学更可亲可爱,毕竟都是有着同样爱好且同一水平的人。
尤其是陈丽媛,云洁可太喜欢这个女孩了,一心想跟她做朋友。
蒋进科给大家布置的第一个课堂作业,就是写一篇寒假感悟。
按道理说,刚过完春节,大家应该都比较有感觉,但开始下笔却发现,越是这种开放式题目,越是难写,一时半会确定不了切入点。
云洁迟迟不能下笔,有点急躁,抬头一看,大家也是在抓耳挠腮。
蒋进科一看这幅景象,不由得嗤笑大家:“这才放假不到十天,你们却已经提笔忘字,没有思路,可见整个假期没有思考也没有下笔吧!”
蒋进科用细长的眼睛睥睨众人,“只晓得吃喝,断了学习,被猪油蒙了心!学习是一个惯性,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永远都在俯拾的路上,又怎能抬起头来大步向前奔跑呢?!”
蒋老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把手中的书恨恨扔在讲台上:“别写了,今天上午背诵古诗文,一刻都不能停!”
同学们默默拿起课本,教室里顿时响起琅琅读书声。
云洁想起了蒋老师的八卦。
云升的级部还有个教历史的蒋老师,叫蒋进蓓,是蒋进科的堂妹,一看就是一家人,也有一双狭长的狐狸眼,说话慢悠悠。
说起蒋进科,他是家里这一辈最大的孩子,自小就是清冷自持。在蒋进蓓的记忆中,这位堂兄,从来不跟弟弟妹妹们一起玩耍,无论周末还是放假,白天还是晚上,永远都是把自己关屋里,手捧一本书,摇头晃脑,沉浸其中。
只要他在家,这个房间是不能进人的,方圆几米内,也被爷爷奶奶管得严实,不允许有人嬉笑喧哗。
心情好的时候,蒋进科会把弟弟妹妹集合起来,给大家读书听,这一群小孩子,再不愿意都不敢反驳,只能乖乖坐着,听大堂哥讲课。
从小就是做老师的好苗子啊。
云洁偷眼去看陈丽媛,丽媛一面大声背诵,一面朝云洁挤挤眼睛,好像在说:“好好读,好好背,千万别再惹恼了蒋进科!”
就这么读了整整一节课,蒋进科终于叫停休息,大家戛然而止,相互看看,不敢说话。
待蒋进科出去,众人才活过来。
“吓死了!”
“你们寒假读书写作了吗?”
“写什么,我作业都没写呢,还想着晚上补作业。”
“我也没写完。”
“嘿嘿,我等着抄你们的。”
大家讨论着寒假和寒假作业,陈其野突然朝云洁走来:“连云洁,你家还有黄瓜卖吗?”
“啊?”云洁很惊奇,他怎么知道我家有黄瓜卖。
“我听陈其南说的,我去他家吃饭,她妈买到了黄瓜,说是你家亲戚种的,还有吗?我妈也想买点。”陈其野很认真地给他妈妈找黄瓜。
陈丽媛也很好奇:“这个时候也有黄瓜吗?你家亲戚怎么种出来的?我也想吃耶。”
云洁大为震惊,我家黄瓜的名声这么大吗?小小黄瓜这么受欢迎吗?这么贵的黄瓜竟然这么多人抢着要?
她不知道的事情多着呢,小小一根黄瓜,恰恰就是1989年燎原之势的星星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