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面色古怪,要论年纪,他们两个的年纪可都比胡为民大。
不过,想到胡为民的成就,他们忍了。
以文坛成就论,说他们是小辈也没毛病。
胡为民指点一番后,两人觉得今天算是圆满了。
离开之前,陈建公问:“胡老师,过几天就到三月份了,您有没有作品发表?”
他已经习惯每个月胡为民都有作品发表,因此特想知道下个月能不能看到胡老师的新作。
“还真有,下个月开始《故事会》上会连载我的小说《甜蜜蜜》,还有我的新作《孩子王》会在《燕京文艺》上发表。”胡为民道。
查剑英惊呼道:“《孩子王》您还真有新作发表啊!”
“基本操作。”胡为民摆摆手。
“不行,我要快点告诉同学们这个好消息。”
查剑英咋呼道。
“胡老师,我们就先走了,您的新作我们肯定会支持的。”
陈建公也迫不及待的走了,他不是去传播这个消息,有查剑英就够了。他是要去邮局订购下一期的《燕京文艺》,免得发行的时候买不到。
虽然觉得不可能买不到,但万一呢?
他可不想等。
两人走后,不到一天时间,胡为民新作下个月在《燕京文艺》发表的消息也传遍了整个学校。
第二天,燕京本地报纸上也有了燕京文艺出版社打的广告。
应该说胡为民在燕京的影响力是巨大的,许多本地居民都开始期待起他的新作。
也有人抱怨为什么这时候才打广告,他们想订购都晚了。
是的,第一批订购的都是老客户,第二批订购的客户只能等,说不定还得等加印才有货。
很快,时间来到三月一日。
早已印刷好的《燕京文艺》第三期,随着邮政的货车送到了邮局和各地新华书店。
这天一大早,还没到上班时间,燕京一处新华书店门前已经排起长龙。
有好奇的路人走到排队人群的边上问,“兄弟,今天书店是要上新名着吗?”
这个年代排队买书也算常态,不过,一般来说只有国内外名着有这个待遇。
尤其是国内四大名着到货的时候,当天排队都是晚的,你要不是前一天晚上排队,想买到真要凭借运气。
没办法,喜欢书的人太多了。
被问到的人摇摇头,“不是名着,是《燕京文艺》第三期。”
那人更惊讶了,“《燕京文艺》我知道,也不是什么稀缺小说,至于排队吗?”
“这次不一样,你没看报纸吗?胡为民的新作就在《燕京文艺》上发表。”
“胡为民,就是写《甜蜜蜜》和《谋杀》的那个胡为民?”
“可不就是他。”
“哎呦喂,也不怎么看报纸啊,早知道我也排队了!”
那人显然也是胡为民的小说粉,得知消息后,肠子都快悔青了。
“你也别太担心,说不定下班的时候还有货呢?”
那人看了眼越来越长的退伍,咬了咬牙,道:“算了,我也排队吧,最多晚点上班。”
“哥们,还是你牛!”
“嗨,谁让我喜欢胡为民的小说呢。”
那人也不耽搁,小跑着往队伍后面而去。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终于书店大门打开了。
“嚯,这么多人啊?”店员也被这一幕惊到了。
“同志们不要拥挤,一个个进。”
人群蜂蛹着进入书店后,有人高声询问,“同志,摆放《燕京文艺》的书架在哪?”
“就在前面,我看到了!”
“给我一本!”
“我也要!”
“不要抢啊,书架上还多着呢!”
《燕京文艺》第三期刚发行,就在新华书店遭到哄抢,这是创刊来的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