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沙棘果放回布袋子里,语重心长地说:“这大自然里的草药,都是有灵性的。它们能治病救人,可你们得懂得敬畏。用对了,是良药;用错了,就是毒药。你们以后行医,可千万不能马虎。”
多吉和格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布袋子收好。小桂看着他们,眼中满是欣慰:“好啦,你们把沙棘果晒干,等需要用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了。这沙棘,虽不起眼,可它是我们的好帮手。”
朗杰和桑杰也跑回来了,笑着从自己的布袋子里掏出来几株植物,交到师父小桂手里。小桂接过,仔细端详了一番,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你们找到好东西了。这是党参,很好的滋补药物。”
小桂把党参放在手心里,轻轻摩挲着,仿佛在和一位老友对话:“党参啊,这可是个温和的好东西。它不像人参那般霸道,却有着自己的温柔和力量。它的性子平和,不偏不倚,就像咱们做人,要懂得中庸之道。”
她抬起头,看着两个徒弟,眼中满是期许:“党参归脾、肺经,是补中益气的佳品。你们想想,人这一辈子,谁没有个气短乏力的时候?谁又能保证脾胃永远强健?党参,就是大自然送给我们的礼物,它能帮咱们把流失的力气一点点找回来,把虚弱的脾胃慢慢养好。”
小桂把党参凑近鼻子,深吸一口气,那股淡淡的药香仿佛能驱散一切疲惫:“它还能健脾益肺,生津止渴。你们在山里跑来跑去,口干舌燥的时候,要是能喝上一碗用党参熬的汤,那滋味,嘿,保管你们精神百倍。”
她顿了顿,又补充道:“别看它功效多,可它性子平和,不伤正气。就像咱们做人,要懂得积德行善,不能一味地索取。党参就是这样,它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奉献出来,却不求回报。”
朗杰和桑杰听得入神,眼神里满是敬佩。小桂把党参递给他们,语重心长地说:“这党参虽好,可也不是万能的。它忌讳和藜芦同用,就像人不能和坏人同流合污。还有,实证、热证的人,可千万不能用它。咱们行医,讲究的是对症下药,不能乱来。”
她看着两个徒弟,眼中闪过一丝严厉:“记住,药是用来救人的,不是用来害人的。你们以后行医,一定要心怀慈悲,谨慎用药。党参虽好,也要用在该用的地方。”
朗杰和桑杰连连点头,把师父的话牢牢记在心里。小桂看着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好啦,你们把党参收好,咱们回去把它晒干,等需要用的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巴桑带着自己挖到的药材走回来,掏出来一看,好几种,有前面见过的甘草。还有几种不太认识的药材。他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把药材摊在小桂面前,说:“师父,这些我不太认得,您给看看呗。”
小桂接过药材,仔细端详着,脸上露出赞许的笑容:“巴桑,你这趟没白跑,挖到的都是好东西。”他拿起一株细长的草本植物,叶片微微泛着光泽,根茎有些弯曲,却透着一股坚韧,“这是柴胡,是退热的良药。”
小桂把柴胡放在手心里,轻轻摩挲着,仿佛在和它对话:“柴胡性味苦、辛,微寒,归肝、胆经。它最擅长的就是解表退热。要是你们不小心受了风寒,发烧头痛,柴胡就能帮你们把邪气赶跑。它还能疏肝解郁,要是你们心里憋屈,气不顺,喝点柴胡汤,说不定就能舒坦不少。”
她又拿起另一株药材,这株的根茎粗壮,颜色微微发红,散发着淡淡的香气。小桂轻轻嗅了嗅,说:“这是当归,补血圣品。”他把当归举到巴桑眼前,眼神里透着庄重:“当归,名字里就透着一股温暖。它性味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女人家要是月事不调,面色苍白,心里发慌,当归就能帮她们补血养颜,调和身体。男人要是气血不足,疲倦乏力,当归也能帮上忙。”
巴桑听得入神,眼睛里满是好奇和敬佩。小桂又拿起一株药材,叶片有些像菊花,根茎却带着一股清新的香气:“这是白术,健脾益气的好东西。你们在山里跑来跑去,要是脾胃虚弱,吃不下饭,身体就会越来越差。白术就能帮你们把脾胃养好,让你们吃得香,睡得甜。”
他放下白术,又拿起一株看起来有些普通的草本植物,叶片细长,根茎微微发黄:“这是黄芩,清热燥湿的良药。要是你们上火了,嗓子疼,眼睛发红,黄芩就能帮你们把火气压下去。它还能安胎,要是女人家怀孕了,身体不舒服,黄芩也能帮上忙。”
巴桑听得目不转睛,仿佛每一株药材都在他眼前活了起来,成了一个个小小的守护神。小桂看着他,眼神里透着欣慰:“巴桑,这些药材都是大自然的馈赠。它们虽不起眼,可每一株都有自己的本事。你们以后行医,可得好好记住它们的性味和功效,用对了,就能救人一命;用错了,可就误了人。”
巴桑点点头,小心翼翼地把药材收好,眼神里满是认真。小桂又说:“你们记住,药材虽好,可也不能乱采。要是把它们采光了,以后谁来救命?咱们采药,要懂得感恩,采一点,留一点,让它们还能继续生长。”
夕阳洒在山谷里,小桂带着巴桑,一步步往回走。那些药材在他们手中散发着淡淡的光芒,仿佛在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和生命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