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首辅可不想成为明朝的罪人,皇上和太子一块儿去带兵打仗,在历史上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要么皇帝御驾亲征,要么太子领兵打仗,哪有你们俩都出去的?
这大明王朝的皇帝和太子都去打仗了,如果发生什么意外,这比多年前发生的土木堡之战还要惨烈,国家连个说话的人都没了,更不要说下一任皇帝是谁了?
哪里有这样的事情,如果自己真的同意的话,那恐怕千古罪人就是自己了,满朝文武不把自己喷死才怪!
这么一大口锅,自己可背不动。坚决是不能同意,内阁不是一个人说了算的,把剩下的两个人叫过来商量。
三个人立马就达成了一致,绝对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大明王朝的历史被改变了,内阁大臣联合文武百官,集体上奏,坚决不同意这样的事情发生。
魏忠贤听到这个消息,赶紧过来汇报,皇帝朱由校内心非常渴望,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而儿子就在自己眼前,“皇上不好啦,内阁所有的人都不同意,文武官员现在就聚集在皇宫外面,集体反对皇帝和太子一起出征!”
皇帝朱由校听到这个消息,一点都不感觉意外,朱小松却偷偷地笑了,笑的两个人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魏忠贤此时心里在想,这小太子究竟搞什么?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发生过过的事情,你一个小屁孩居然弄出这么大一个新闻,想要压住对方恐怕是不可能。
内心充满了鄙视,果然年纪是个硬伤,嘴上无办事不牢。根本就不相信这件事情能够发生。
皇帝朱由校叹息,“算了吧,朕就这副身子还想领兵打仗,现在想站起来都困难。”
朱小松一点都不紧张,慢慢地说,“爹,文武百官只不过是我们的下属,我们当皇帝和太子的,何必在意这些人的看法,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皇帝朱由校心里非常安慰,“不用安慰我了,就算是出征,我也没有办法站起来,难道我躺在马车上就能够赢了后金?”
“从你爷爷开始起,后金的努尔哈赤一直是朝廷的心腹之患,一直就没有办法搞定对方,哪怕是朕,也只是派兵在山海关,牢牢的挡住对方前进的道路。”
“大明王朝根本就没有力量,平定叛乱,这也是文武百官选择反对的原因,毕竟皇帝打了一场大败仗,史书上记载下来,到时候还得说这些文武大臣无能之辈。”
朱小松更兴奋了,“父皇,就因为这件事情风险巨大,因为我们如果取得成功,会让别人无话可说,风险越大,收益越高,如果不冒险的话,我们现在连皇宫都出不去!”
“爹,皇帝没有领兵打仗已经多长时间了,从明武宗朱厚照到现在没有一个皇帝了,我们失去了军队的权利,好不容易已经取得这样一个局面,为什么不再选择冒险?”
“我们带着10万人出山海关,就算这些人都死光了,只要我们两个活着回来,就什么事儿都没有!”
“文武百官究竟有几个忠心的人?又有哪个官员屁股底下干净,他们需要权力,他们想得到权力就得依靠我们,他们现在不听话,这叫狗咬人,坚决不能够答应他们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