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那么多时间,战事必须在4月份之前完结,无论输赢都要撤离。此地夏日的温度非其它地区可比,即便有充足的水源白天也会把人晒晕。
而在水网密布的地区,高温之下常常会爆发瘟疫。朕宁可看着你们全都与敌人同归于尽,也不能让这么多大明好儿郎白白病死在他乡。
你派人去北面联络下杜文焕,顺便把密奏和朕的意思告之,再从他那里借一个卫兵力过来。抵达之后不用随军前进,分驻在塞马沃、纳杰夫和卡尔巴拉三城。
这边都是什叶派控制区,对奥斯曼人更抵触,只要我们不触及宗教地位问题,再能在事实上给他们提供安全保障,就不会出大问题。
朕会按照原定计划从拉马迪登陆,沿古商道穿越戈壁进攻大马士革。那里是奥斯曼帝国在阿拉伯地区最大的城市,也是政治军事中心,塔巴尔帕夏无论如何不会再跑了,必须决战,否则他就回不去伊斯坦布尔了。
也只有打垮了塔巴尔帕夏率领的奥斯曼主力,这场战役才能告一段落。对于胜利者,阿拉伯人向来都是友好且善意的,这一点很重要。”
同时面对欧洲和奥斯曼两股军队,是否该暂时回避呢洪涛与雷老虎等人的想法不同,1+1并不一定等于2。
欧洲人与奥斯曼人打了上百年,就算双方再克制也该积累下来一些不太好化解的恩怨,突然间变得同仇敌忾了特别不现实,即使高层这么打算,中下层也不会马上互相信任。
所以面临两面夹击局面的概率比较低,反倒是各个击破的概率更高。不考虑怕不怕,怕和担忧都是感性的,很可能会严重背离现实。只有冷冰冰的数据才能得出更相近的答案,然后照着去做就是了。
可凡事都有个意外,万一分析错了,欧洲人真和奥斯曼人穿上一条连裆裤了,又该咋办呢
两个字,谈判。洪涛可以容忍欧洲人占据地中海东岸的部分港口,但绝不允许奥斯曼人继续发展壮大。
切断了大马士革,就等于断了奥斯曼帝国的腰椎骨,令其上下半身难以互相呼应,是最容易消除其影响力的办法。
赶走了奥斯曼帝国,才好在阿拉伯地区拉一派压一派,长袖善舞、挑拨离间、搞风搞雨。不把这里搞乱套,又怎么浑水摸鱼呢。
而欧洲人此时插一腿的用意很简单,一个字,钱。巧了,洪涛最不怕的就是这个字。想一起赚钱是吧,可以谈,只要条件合适,连法奥港也可以让出去。
但耶路撒冷王国是坚决不可以死灰复燃的,奥斯曼、欧洲和大明都不能在此占据一寸土地,将来的西亚地区必须由当地人管理。
至于说是逊尼派还是什叶派主导,埃及人、波斯人又该起到什么作用,互相之间如何划分边界,可以坐在一起慢慢谈嘛。
一年谈不明白就谈两年,啥时候谈妥了啥时候算完。对于大明帝国来讲,只要将奥斯曼帝国从西亚赶出去,不让欧洲人再次染指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