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危机也在酝酿当中,a股的风险正在快速积累。
双方的矛盾与冲突一旦全面爆发,股价将会是断崖式的下跌。
“质押股份”
“是的,质押一点吧,套出点钱出来我有用。”
檀锦程也没有过多的解释,减持他是不会减持的,但是质押是没什么问题的,如今股价正好,尉来的质押标的也非常受欢迎,能质押到一个不错的价格。
“好吧,老板你的想法总是这么多的独特,要质押多少,我这边去安排。”
想了想檀锦程道:“按照我持有的股本质押个5%吧。”
持有股本的5%,总本股的2.5%以上,差不多就是将近100亿的市值,打个六折的情况下他能搞来60亿元元左右,虽然是质押的,到时候还得赎回。
但百亿市值的质押多多少少也算是给操盘尉来股价的人一个提醒了,别搞得太夸张,到时候收不了场就不好玩了。
元旦之前汽车销量虽然没有出炉,但市场机构就十分看好尉来在2017年度的整体销量,果不其然,乘联会在1月5日公布的车企2017年销量排行当中,尉来表现出色。
17年度,我国汽车总销量2887.89万辆,同比增长3.04%,继长城与长安之后,又有两家自主品牌销量突破百万级别,其中今年增长幅度最大的当属吉利,全年120万辆的销量相比起去年有了54.8%增长幅度。
另一家车企尉来汽车的表现依旧非常的稳健,悦驰a1依旧是suv赛道的王者。
50.75万辆的销量虽较去年58.07万辆的销量下滑严重,但凭借着a3,a9等车型的增长,另外就是新能源赛道还有皮卡车赛道上的发力,尉来整体依旧保持着5%的增长速度。
2017年全年,尉来销量突破100万辆了,达到了100.25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更是斩获12.11万辆的销量,是国内第一家年销量突破10万辆新能源车企。
这销量谁看了都羡慕得不行,要知道这12.11万辆的销量当中,可没有一辆不值钱的a00级轿车呢,其中接近一半的销量来自于尉来es6,es8,l1这三款指导价在30万元以上的车型。
易车,汽车之家,太平洋汽车等等专业性质的媒体在乘联会公布带体销量之后,也纷纷跟进各种细分赛道的报道,在汽车之家的论坛里,有一篇模仿船夫哥等人口气的帖子发布在尉来的论坛里。
“妒忌让人面目全非。”
这种博眼球式的标题,加上详细的数据,把如今新能源车企的现状分析得淋漓尽致,文章当中不难看出这位帖子的作者是有一定专业素养或者是相关从业人员,他的分析有理有据,甚至还把特斯拉的数据也搞来进行了对比。
文章当中详细的分析了尉来与目前市面上主流新能源车企业的对比,就国内而言,定位高端的尉来品牌是目前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毛利润最高的一家企业。
主打30万元以上的车型,新推出的增程式虽然争议不断,某些尉来品牌粉丝,纯电汽车爱好者甚至批评这款车型是尉来不思进取的表现。
好好的电车你不去发展,不去研发电池动力增加续航,跑去搞什么增程。
但不管怎么样,这款车子卖得是真的不错,三月底开售以来,全年卖出去了两万多辆,已经足以看出这款车型有多受市场欢迎了。
增程式解决了焦虑,冰箱彩电大沙发的配置让家庭用户更加的青睐,另外就是不输于纯电的操控感,也让偏爱人驾驶体验的用户群体爱不释手。
按照机构给出的预测数据,在解决一些小毛病,继续提升智驾水平的情况下,尉来l1的销量在2018年还要爆,而且极有可能成为国内第一款爆款新能源汽车。
所谓的爆款,就是单车年销量10万辆以上,这篇帖子里也重点提到了尉来l1,优缺点都说了,作者的看法跟媒体的预测是差不多的。
从5号开始,这篇帖子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出圈之势,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尉来股价的推动有一些作用。
尉来的公关部门早就已经注意到了这篇文章,也给檀锦程看过,檀锦程的看法大概就是某些机构弄出来为了推高股价来做的。
如此详细的数据,普通人是很难搞得到手的,另外文章虽然看似公平公正的分析各大厂商,但总是有意无意的吹着尉来的股价,这就显得别有用心了。
对迪子的态度也没那么的好,迪子今年虽然销量不足41万辆,整体表现平稳,但是要知道这41万辆销量当中,有四分之一是新能源汽车贡献的。
同样是年销量突破10万辆的新能源车企,迪子的新能源汽车占比对比起尉来而言可是要高了很多,看起来迪子比尉来更像是一家纯正的新能源车企一些。
另外,迪子也是目前为止全世界范围内唯二有年产能超过30万辆能力的新能源车企,另一家当然是尉来了,插混方面的实力更是全国第一。
全年byd插混汽车卖出去超过6.6万辆,是绝对的王者,不过目前尉来l1正在挑战着迪子在插混市场的地位,尉来用了一辆车就做到了迪子总销量的几近三分之一。
“可不能小看迪子,虽然这些年他们表现得不温不火,但技术积累并不差的,再加上他们跟我们一样,都是走电池加整车的路线。”
“如果说特斯拉这条鲶鱼进来之后,能够跟特斯拉抗衡的除了我们之外,目前最看好的就是迪子了,这些狗屁文章明里暗里贬低迪子,不过就是因为他们的股价表现一般而已,我们要是真的当真那就是输了。”
迪子的工厂,除了总部深市之外,几乎都开在用工成本较低的城市,如长安,湘城,还有日后的郑市等等都是如此,有一些工厂甚至开在像檀锦程老家那样的小县城一般的地方。
解决当地就业的同时,也给迪子带来了非常多优质的人力资源,说白了这么多年他们只是在为当年吹过的牛逼还债而已,一次大冒进加上光伏产业的洗牌,要了船夫哥半条命。
等到他缓过来,那这些大冒进时期留下的资产加上优质的人力资源就可以迅速转换成生产力。
相比之下,尉来的汽车工厂主要是集中在甬城,沪市,以及苏省常州,张家港等地,这些地方用工可不便宜,能跟迪子比的也仅仅只有庐州跟湘城等地了。
这一点从尉来的财报上就能看出,无论是人工成本还是纳税,尉来都是浙省的大户,稳居甬城纳税百强前列之位。
1月9日,菊厂失去atap;t订单以及随后尉来公布的实控人质押计划并没有让a股市场产生多大的警惕,或者说机构不愿意让普通股民有更多的警惕,这让他们还怎么出货
在媒体的笔下,菊厂这一次失去订单只不过是历史的延续之一,早在2003年开始思科就将菊厂列为最强的竞争对手,双方诉讼不断。
2007年,菊厂要收购3,被老美阻止,2010年向加州的3leaf伸出特定资产收购的橄榄枝又被出手阻拦,到了2011年,在竞标摩托罗拉业务之时,对方宁愿以比低出菊12亿美刀的价格卖给诺基亚也不卖给菊。
这一次,在媒体的烘托之下被刻意营造成了不过是又一次在商业竞争上的针对事件,以现在菊厂在国内各项业务上绝对的实力,一笔订单不算什么。
至于说檀锦程的近百亿市值质押公告,更是没有掀起什么波澜,甚至有部分媒体把这个解读为尉来又要搞大事儿了。
跟李楠的想法一样,按照以往的惯例,每年的年初都是老板搞事的时间段,所谓高位质押式的套现居然能够被解读为“利好。”
“也是够离谱的,自媒体时代来了之后,消息的真假很难分辨了。”
檀锦程也是一整个无语,从12月28日到1月12日,上证指数走出了惊人的11连阳之势,指数直奔2017年的最高点,仅仅一个交易日的调整,大盘又走出了八连阳的走势。
指数毫无悬念地突破了3500点位,创下自2016年1月份以来的新高,冲击4000点,牛市来了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没有用的,市场是拦不住的,又不知道多少人要倒霉了。”
负责处理一系列事务的赵鑫怡在收集到的资料当中越看越心惊,菊厂失去atap;t的订单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不仅仅如此,现在就连他们所谓的囤货计划也越来越难。
如今想要再买一些先进的设备明显比年前难了很多,直接购买几乎不太可能,都是需要通过好几个渠道转手才行,这无形当中也增加了成本。
真的是佩服老板这种忧患意识的警觉性,若不是提前一年多准备,真到了那个时候可能会更加的被动。
“这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得亏我有挂啊,不然的话谁敢这么玩,知道风险的人会少吗绝对不会少,但谁也不敢像檀锦程这么玩。
1月29日,上证指数全天高开低走,在创造了3587.03新高点位之后快速下跌,全天跌幅近1%,此后又是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回调。
短暂修复两个交易日之后,上证指数继续着下探之路,仅仅十个交易日,指数狂跌12.04%,最低下探3062.74点位,2月9日报收3129.85点位,日内大跌4.05%,创下八个月以来的新低。
海外方面的股市表现也是如此,ny股市三大指数均大跌超过3%,道指暴跌4.15%。
“多久没看到这么大的跌幅了啊”
春江水暖鸭先知,所有的风险都是最初从资本市场传导出去的,尤其最金融体系成熟的美股大幅度暴跌更是如此,华尔街的精英们正在忙着抛售风险资产,而我们的机构还在今天呼吁要正能量。
“这个年应该不好过了。”
今天是腊月二十四,也是周五,周末两天的时间是尉来集团的年会,为了庆祝百万销量,尉来今年的年会规模同样不小。
“话说回来,老板你今年怎么不跳舞了让张总上去跳有些不厚道吧”
“哈哈,今年我就不丢人了,我还有其他事儿呢。”
这次年会,尉来可是邀请了不少友商嘉宾,他还真有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