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幻世界》发行一个月后。
在燕京,美利坚驻华大使馆里,某位精通中文且热爱科幻文学的大使馆工作人员杰森·罗南忙完了一天的工作,给自己煮了杯咖啡,然后拿起白天刚买回来的《科幻世界》打算阅读。
实际上一向推崇阿西莫夫、海因莱因的杰森是不大能看得上华夏这些还比较稚嫩的科幻作品的,要知道如今美国才是科幻小说的天堂,就算是目前在全球范围大火的《侏罗纪公园》,在他看来也不是正统的科幻小说。
怎么说呢,倒有些像惊悚冒险题材的小说。
来华夏多年,他也看了不少华夏科幻小说,除了《侏罗纪公园》还能看外,其他的小说真是一言难尽。就比如那部《小灵通漫游未来》,与其说是科幻小说,倒不如说是儿童故事。
当然,华夏能写出优秀科幻小说的不是没有,只是那个是特例。他除了写科幻小说厉害,写传统文学的功底更深。他每年都会返回美利坚过节,也知道畅销书排行榜,看那个名字,他就知道对方的不一般了。
说到底,他之所以抱怨那么多,还是因为在华夏工作太过无聊,就连他最喜欢的科幻小说都不能满足。
杰森·罗南也想看到最新的美国科幻作品,问题是从美国邮寄杂志到华夏来需要漫长的时间,他只能找些华夏的科幻小说来解解馋。
本来他是没有报期望的,直到他听到很多华夏人在讨论《科幻世界》杂志中的一部作品《黑客帝国》。
那些华夏人把这部小说吹的神乎其神,让引起了他的兴趣。
带着一丝不屑和一丝小期待,杰森翻开了杂志,然后看到了那部作品。
《黑客帝国》……咦,这竟然是姜的作品!
杰森眼前一亮,对这部小说更加期待了。
“会是如同《侏罗纪公园》一样的作品吗?还是说,会更加偏向硬科幻?”
杰森飞快地翻到正文,如饥似渴地浏览起来,不得不说,小说的开头很……武侠。
没错,是很武侠。
打斗的描写很不错,从文字中都能读出那种拳拳到肉的酣畅淋漓感。
但是,科幻……
他不觉得有什么了不……
哦不……天啊,这真的是科幻小说吗?
简直太酷了!
他发现那个世界似乎真实存在过,真有那种被称为特工的……人?在追杀一切,监视一切。杰森忍不住这么想着。
看完整部小说后,杰森依旧还在回味,回味一番之后,又马上翻到作品第一页,重新阅读起来。
之后两天,他一共把这篇小说读了不下三遍,就连杰森的同事都对此感到吃惊。
在感到满足的同时,他内心又有一股无法抑制的冲动萌发出来——这么好的科幻小说,应该让所有美利坚的科幻爱好者看到!
或者,由我直接翻译,然后将翻译稿邮寄到美利坚的科幻杂志上是否可行呢?
他自觉是个华夏通,懂华夏语言文字,同时又是美利坚人,还是个科幻爱好者,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了!
说不定,这部作品会比《侏罗纪公园》还火,能拿雨果奖也说不定,到时候他也能出大名,甚至赚到数不尽的美金。
名利双收的诱惑让杰森·罗南越发心痒难耐。
但是在开始翻译之前,还有一个问题要解决,那就是从小说原作者手中获得授权,杰森·罗南没办法找到姜玉楼,他只知道姜是个燕京人,还是《最文学》的社长兼总编,但具体住址就不知道了。
即使知道,他也不想立刻和对方见面,毕竟他的身份比较敏感。
想了想,他买了本《最文学》,从上面找到杂志社的通信地址,接着他又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希望这封信能转交给姜玉楼。
之后,他开始利用这段空档期开始翻译《黑客帝国》,等他翻译了一部分内容的时候,也收到了姜玉楼的回信,姜玉楼在信上同意了他的请求,愿意把这部小说交给他翻译,并投递给美国的科幻杂志。
姜玉楼当然乐意了,倒不是赚稿费什么的,他是奔着雨果奖或者星云奖去的。
如果这部作品能拿到这两个奖项中的一个,对国内的科幻文学帮助都会非常大。
毕竟,八十年代国内对国外十分推崇,要是让群众们知道自己人的文章在美利坚得了奖,等消息传回国内,一定会引起巨大的反响,说不定还能改变上层对科幻文学的看法,激发更多作者参与到科幻小说的创作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