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两千五一章 惊闻内奸(1/2)

禄东赞很是头痛,他算是看明白了,自房俊以下,所有在他这个利益集团之内的人,有一个算一个,俱是悍不畏死的好战分子!旁人是将战争作为晋升之手段,以之谋求功名、爵位,可房俊这些人却是单纯的好战!

他们将战争视为征服天下的手段,希望通过战争去开拓商路、慑服胡族,为大唐谋取更长久的和平,争取更长远的发展时间!

他有些不懂:“大唐已然是当世第一强国,区区大食,癣疥之疾尔,何必付出如此之大的代价?”

房俊示意他饮茶,笑着道:“正所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吾等之责任,在于为帝国争取长久的发展时间,也要为后世子孙争取更多的生存物资。我知大相之意,不外乎咒骂吾等擅启战端、恃强凌弱……可纵然如此,那又如何?吾等今时今日之所为,或许会引来诋毁,但十年、百年之后,后辈子孙却可因此受益。”

裴行俭也在一旁笑呵呵,接口道:“以吾辈之骂名,换取后世子孙之福祉,罪在当代、利在千秋!”

薛仁贵慢悠悠喝着茶水,学了一句房俊的名言:“干就完了!”

三人相互对视,继而哈哈大笑,激情豪迈。

禄东赞无言以对。

事实上,这与他的理念极为符合,当初他与赞普所制定的国策,首先便是“师唐长技以制唐”,而后杀下高原,侵占更多土地、掠夺更多资源,一举奠定吐蕃的根基。

只不过半途而废,再无成功之希望……

裴行俭抬手给禄东赞斟茶,笑着道:“大相时常将‘吐蕃苦寒、生存不易’挂在嘴边,好似上苍不公,将吐蕃人置于那等苦寒之地、遭受磨难……可大相是否有想过,正是因为吐蕃苦寒、高原难行,这才保持了偏安一隅之态势?若无高原之险,吐蕃又如何有统一之机会?如何能作壁上观,俯视天下纷乱、独自悠然自得?”

禄东赞默然。

虽然不愿承认,却也知道裴行俭并无虚言,不说别的,只看面前这几位,若非高原之险阻使得唐军步履维艰、难以前进,恐怕现在厉兵秣马、囤积物资所要挑战的就不是大食人,而是磨刀霍霍向吐蕃。

丧失了高原地利,以唐军之训练有素、装备精良,横推吐蕃想来也不会费什么劲……

如此说来,吐蕃反倒是因祸得福?

高原太过苦寒,唐人根本看不上……

*****

禄东赞到底年岁大了,精力不比从前,连日以来行路劳顿精神萎靡,晚膳之后便在悉多于的服侍之下沉沉睡去。

房俊三人则移步至官廨正堂之内,聚在一处。

桌案上放置了西域舆图,三人围坐,房俊问道:“大马士革那边可有消息传来,穆阿维叶到底意欲何为?”

薛仁贵道:“前几天有消息传回,穆阿维叶号称‘歼灭不臣、复兴神国’,故而召集各路势力‘勤王’,已经聚集了至少十万军队。”

房俊目光落在舆图之上,测算着大马士革至碎叶城之间的距离,蹙着眉头,道:“上一次他亲率二十万大军尚且折戟沉沙、铩羽而归,这一回区区十万人他岂能有信心侵占西域?必然是有所隐瞒的。”

裴行俭道:“可大马士革固然号称西方第一圣城,居民数十万,供养十万军队一整个冬天几乎不可能,遑论更多军队?”

大食国可没有大唐这般缜密的国家架构,更没有开战之前能够动员整个国家的力量集中一处的能力,所以打仗的时候都是各路酋长自带军队、干粮……

哪一个酋长能够支撑自己的军队闲置一个冬天,且愿意那样去做?

供养十万人,已经是大马士革的极限。

薛仁贵断然道:“所以他们必然不会等到明年春天才开始发动,说不定此刻已经有不少军队并未前往大马士革汇集,而是直接向碎叶城开拔,只需期间做好沟通,春暖开化之时,包括大马士革的军队在内,将会陡然出现在碎叶城下。”

房俊比较认可这个猜测,手指在碎叶城的方位向西移动了一下,落在可散城的位置:“若穆阿维叶当真打着如此主意,那他最后的集结地点,必然是这里。”

两人站起,俯身往舆图上看去。

可散城位于弓月城之西,药杀水之畔,地势平坦,水源充沛,战略位置十分重要,不在唐军控制范围之内,作为大军开战之前的集结之地最为合适。

薛仁贵摸着下巴上的胡须,沉吟稍许,道:“与其枕戈待旦,不如主动出击,大帅以为如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