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章 盐定路调整(1/2)

盐定路定边。

秦伯翰从清寨回来,李邦彦打算和他一起回开封,他们的事已了解。李邦彦这次满载而归,仁多保忠归降一事他是有功劳的。在盐定路的线人安排事宜,他在盐州也放了几个人,这么算他同样是完成的。

李邦彦觉得定边就是风水宝地,前年高俅来到这里,开始了他的发迹。都是端王府旧人,高俅在定边补上了最重要的军功,这得以让他在开封禁军体系中混得风生水起。现在他也是如此,盐州事情落定,他回开封应该会有好差事。

……

开封提朱勔为盐定路经略副使兼兵马总管,这是一个制衡。盐定路多了个盐州,杨元奇通判盐州,杨兴武是盐定路经略使。没有朱勔这个职位,仁多保忠怕是寝食难安。

新任通判定边的人叫詹度,这是一个陌生名字,这个人来盐定路很有讲究,他曾做过两淮盐使。盐州之所以叫“盐”,这里是西北一块产盐地。宋夏之战,宋军几次北伐至盐州,原有盐池几经摧毁。宥州城破被烧,西夏就绝了在盐州重新大规模制盐的念想。但这里产盐!詹度来这里还能视察一下盐业的情况。关于这点,中枢毫不讳言,盐是朝廷专卖,这个不能让杨家插手,这是一笔大买卖。

杨兴武和詹度初次见面印象不错,因为当詹度提出盐业一事时候,杨兴武果断把事情交给了他,这是一个很好的起头。

詹度不是来整理盐业的,他只是先行考察,如果觉得可行,皇宫才会派人前来,现在盐茶铁的专卖,最大的份额就是皇宫内库。赵佶也需要这几个行当来维持他奢靡的生活。(史载:赵佶有名有姓的嫔妃就超百人!后面写靖康都不知道如何下笔,所谓之耻,实际情况原比书上几个字悲剧!)

杨兴武说道:“詹大人要是急着去盐州,那里现在兵荒马乱,百废待兴。我修书给元奇,让他尽量护你周全。”

詹度回:“倒是不着急,听闻韩公廉先生在定边,我想拜访下他,邀他一同过去。”韩公廉才是此类大家,要重建盐池,最好约上他。

杨兴武一听回道:“今日他在清寨,那里建定安专业学堂,不久就要完工。可以去那寻他,或者我修书问下?”

詹度说:“韩公廉先生不再就任官职,年纪大功勋高,不好征召,还是我过去一趟。”

杨兴武道:“这最好,也可以顺路查看下清寨。”他是通判,有这个权利。

詹度笑着应下:“明天我就出发。”这是赵佶最关心的事,他不敢拖延。

杨兴武点头。

……

盐州。

仁多保忠和杨元奇一直不对付,各种事务都有争吵。盐州是一个分水岭,包括这里和北面更适合游牧,这里地势上有最后的山岭,秦时长城就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