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自此以阆州为基础,在周庠等人辅佐下,招兵买马,训练士卒,实力得到大幅提升,连杨守亮都不敢轻易招惹。
王建占据阆州后,与阆州毗邻的东川节度使顾彦朗(今四川以东,治梓州,今四川三台),担心辖区遭到王建侵犯,多次遣使携带粮草物资慰问示好。
俗话讲:雷公不打笑脸人!更何况王建曾与顾彦朗同为神策军将领,有过一定交往,因此与顾彦朗保持了较为密切的关系。
西川节度使(治成都)陈敬瑄听说王建与顾彦朗交好,有些坐不住了,担心他们合兵攻打自己,便去找在他这里担任监军的亲哥田令孜商议。
田令孜原本姓陈,当宦官后认了个田姓干爹,遂改生田。得势后,他将在家里卖大饼的弟弟陈敬瑄招入神策军,后又让他入主西川。因陈敬瑄今天的所有一切均来自田令孜,故对田令孜言听计从。
田令孜听了陈敬瑄的讲述,很有些不以为然的说:“王建是我干儿子,只因不被杨守亮所容,才被迫当了反贼。我今天写封信给他,立刻便可将他招致麾下!”
王建收到田令孜的信,表现的相当兴奋,专程前往梓州拜会顾彦朗,对他说:“我干爹叫我过去,我要前往探望。顺便见下陈太师(陈敬瑄),向他请求分一个大点的州治理。如能得偿所愿,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于是将家室留到梓州,带了两千精锐,与义子王宗瑶、王宗弼、王宗侃、王宗弁共同向成都进发。
光启三年(887年)十一月,王建一行抵达鹿头关——亦名白马关,位四川德阳罗江区,是剑南蜀道最后一关,为古时交通要道。
西川幕僚李乂提醒陈敬瑄:“王建,那可是一头恶虎,为什么让他登堂入室!再说了,以他的强势,又怎肯屈尊为您的下属!”听到这话,陈敬瑄后悔了,急忙派人禁止王建前行。
王建大怒,二话不说带兵就打,一举攻破鹿头关,又在绵竹击败汉州(四川广汉)刺史张顼,夺占汉州;之后,进军学射山(今成都北),大破西川将领句惟立,攻陷德阳。一路势如破竹,直抵成都城下。
陈敬瑄遣使责问王建为何无故兴兵,王建振振有词的说:“我干爹叫我过来,到了门口你不放行。顾彦朗又认为我在诓他,我现在进退两难啊!”
田令孜登上城楼晓谕王建,劝他撤兵返回。王建率部在清远桥(成都旧城北门外)剃去头发,依次向田令孜跪拜,高声说道:“今天既已没了归路,只得告别干爹当个反贼!”
顾彦朗派他的弟弟顾彦晖出任汉州刺史,发兵协助王建攻打成都。
成都这些年为了防止南诏侵犯,经过高骈、崔安潜两位名将多年修缮,早已变得固若金汤。王建猛攻三天没打下来,只得退军屯驻汉州(四川广汉)。
陈敬瑄向朝廷告急,朝廷哪有力量再管这事,只派了个使者调节,又让与王建有些交情的李茂贞写信劝解,均无果而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