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能无论旱涝,让天下不再有饥民,这是开历史之先河。
吾辈何等有幸,与陛下开创这样一个盛世。
吾等誓死追随陛下,辅明君治理天下,共谋国事,鞠躬尽瘁,开创盛世基业。”
贾琮点了点头,心想,对文臣而言,名垂青史,便是他们最大的政治抱负。
贾琮虚扶一下,道:
“诸位爱卿请起。
吾等任重道远,然,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诸位先回去把眼前的大事办好。
武勋且留下。”
众文臣领旨,退出了御书房。
西宁郡王、北静王、齐国公、忠靖侯、平津侯、宣平侯都神情激荡的看向贾琮。
众人知道,这是到了封赏他们这些开国功臣的时候。
贾琮看向众人道:
“诸位都是朕的同袍,朕不想诸位走青史的老路,像前朝,乃至史上那些开国功臣一样,
落得鸟尽弓藏,或是你们的子孙被朕的子孙处心积虑削减兵权。”
众人听闻心想:
历史上不就是这样么,历朝历代的开国功臣运气不好的,摊上心狠手辣的皇帝,就被兔死狗烹了,杯酒释兵权都算好的了;
运气好的,开国皇帝善待他们,但后面的皇帝就跟大楚差不多,他们都是过来人。
难道皇上有别的法子?
贾琮见众人疑惑的样子,接着道:
“朕给你们封王,但不是郡王、也不是亲王。
而是让你们做诸侯王!”
众人听闻“诸侯王”三个字,心中既惊,又喜!
回头一想,却又更加疑惑了,以皇上的智慧,怎会让大夏裂土分王?那样对大夏后患无穷。
贾琮示意众人来到舆图前,指着印度半岛,说道:
“这是天竺,跟东南半岛差不多大,气候也相似,土地肥沃,足以养活数亿人口。
如今天竺刚刚被欧罗巴人占领。
短短十六年时间他们先后成立了?不列颠东印度公司、荷兰东印度公司、?丹麦东印度公司,对当地进行奴役。
朕要趁其立足未稳,内部纷争不断,派舰队断其海上通道。
给你们十年时间,拿下这片广袤的土地。谁杀敌多,打的地盘多,谁的封地就大。?”
如今台湾岛上科学院研制的舰炮已经超过欧罗巴的舰炮,蒸汽机也进入试验阶段。
欧罗巴的蒸汽机要到百年后才发明出来,一旦蒸汽动力应用在大夏舰队,就对欧罗巴的海军形成了代差,足以碾压他们。
贾琮之所以选择印度,是因为历史上的印度其实是个地理名称而非国家。
印度半岛被河流、山川分割成数个平原,形成了各自为政的政权,
几千年来极少出现大一统的国家,即便出现也很短暂。
因为打仗打的是综合国力,各平原能供养的人口,提供的战略物资有限,不能对其他地区的政权形成压倒性优势。
而高山和大河又给统一带来了地理上的障碍。
把印度封赏给他们,在大夏朝廷的干预下,未来他们很难形成一个统一的国家,从而对中央政权形成威胁。
直插入印度洋的印度半岛,未来则是大夏海上西进的跳板。
另一方面,贾琮把这些军队中手握重兵的军头们都打发出去,可以解决军队中的隐患,为军队改制铺平道路。
西宁郡王、北静王、平津侯等人激动的看着这片跟大夏差不多大地域,豪情万丈。
诸侯王啊!真正的君王,即便背井离乡,也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