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丞相阻挠,推演又遇新挫折
【王御史接过方案,认真阅读,不时皱眉思考。】
【看完后,王御史说道:“殿下,此方案思路清晰,对惩治贪污腐败有诸多良策。”】
【“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如何确保这些措施能真正落实”】
【楚世昭回答:“王御史,我计划成立专门的监察小组,由公正廉洁的官员组成,对改革中的各项事务进行监督。”】
【“同时,鼓励百姓举报,一旦查实贪污腐败行为,严惩不贷。”】
【王御史很是认同的点头:“如此甚好。殿下若真能做到这些,老夫定当全力支持改革。”】
【楚世昭趁热打铁:“王御史,我想请您在朝堂上帮忙监督改革的执行情况,若发现有任何违规行为,及时弹劾。”】
【王御史爽快答应:“没问题,殿下放心,老夫定会尽职尽责。”】
【有了王御史的支持,楚世昭在朝堂上的改革言论更加底气十足。】
【王御史也确实履行承诺,对一些试图在改革中谋取私利的官员进行弹劾,使得改革环境更加清正。】
【楚世仁与楚世虞见状,试图拉拢王御史,却被王御史严词拒绝。】
【眼见拉拢不成,楚世仁与楚世虞便又心生一计,打算派人伪造证据,诬陷王御史其实是一个贪污受贿的贪官。】
【楚世昭得知后,立刻安排人手调查真相,很快便找出幕后黑手。】
【在朝堂上,楚世昭虽然没有直接揭穿这一切都是楚世仁与楚世虞的阴谋,但字里行间却直指二人,这让楚世仁与楚世虞瞬间成为了瘟神一般的存在。】
【等到散朝后,那些平日里巴不得跟两位皇子多走动走动的朝中大臣们,一个个像是躲瘟神一般,生怕下一秒自己就成了这两个家伙针对的目标。】
随着推演结束,楚世昭这一次脸上的笑容更加浓郁了。
拉拢王御史这样的御史台官员对改革的监督和推进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过,这一次的推演也让他意识到,随着朝中支持自己的人越来越多,楚世仁与楚世虞这两个家伙已经隐隐有了狗急跳墙的趋势。
否则他们也不会冒着得罪满朝文武的风险,恶意诬陷王御史了。
好在,他及时从中斡旋,这才没让两人的奸计得逞。
不仅如此,这一次的推演也算是给他提了个醒。
之后,他在筹建完善的调查机构时,一定要专门设立一个部门,来专门处理、核实诸如被人构陷这样类似事件的发生。
现如今,掌管礼部、吏部、御史台的几位大人都都已经有了针对性的拉拢方案。
那么,他接下来的目标就该是负责大周财政大权的户部了。
只要搞定了户部,掌握了大周的财政命脉,那他这次的改革计划,就算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起码也有了百分之六七十的把握。
经过深入研究后,楚世昭将目标锁定在了担任户部侍郎的孙子仲身上。
根据他的了解,这个孙子仲在担任户部侍郎期间,不仅在财政管理方面展现了丰富的经验,而且对大周的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调配每一次都能确保收支均衡。
这一点,在他之前的几个户部侍郎中,可是从来没有谁能做到像他这种程度的。
由此可见,这个孙子仲绝对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楚世昭带着自己的制定财政方面的改革计划来到孙子仲府上。】
【见面后,楚世昭说道:“孙大人,您应该知道改革离不开财政的支持,这是本皇子熬了几个通宵,研究出来的关于大周财政方面的改革策略,还望您能帮忙看看,提提意见什么的。”】
【碍于楚世昭的身份,原本还有些不情愿的孙子仲只能接过方案研读起来。】
【在他看来,眼前这个四皇子口中所谓的什么改革,其实也不过是为了争夺那空缺出来的太子之位的一种手段罢了。】
【还什么财政改革策略,他孙子仲担任户部侍郎这么多年,自认为自己在财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天赋,也不曾说要对大周的财政制度改革,他一个十指不沾阳春水的皇子,会不会算账都是个问题,现在居然跟自己这个内行提什么改革意见,真是可笑!】
【只是,随着孙子仲的继续阅读,渐渐的他脸上竟不自觉的的变得精彩起来。】
【“殿下,这财政疏真是出自您的手笔”】
【孙子仲一脸不可置信的看向楚世昭。】
【“当然了,难道是有什么问题么”】
【看着对方脸上前后的不同变化,楚世昭明知故问的“惶恐”开口。】
【闻言,孙子仲却是连连摇头:“殿下,实不相瞒,您这份财政疏是我有生以来看过的最完善的一份财政计划,这里面对户部财政方面收支规划的极为精细,看得出殿下下了不少功夫。”】
【闻言,楚世昭却是佯装尴尬的挠了挠头:“孙侍郎过奖了,我深知财政改革的重要性,也知道自己还有很多不足。”】
【“孙侍郎在财政方面经验丰富,还望您能多多指点。”】
【孙侍郎赶忙拱手赔笑:“指点谈不上,殿下有什么问题尽管问。”】
【楚世昭提出了一些关于税收调整、资金分配等方面的问题,孙侍郎一一耐心解答。】
【楚世昭接着说:“孙侍郎,我希望在改革中能得到您的支持,共同推动财政改革,让资金更好地服务于改革和百姓。”】
【孙侍郎思考片刻:“殿下,财政改革关系重大,我需要看到更具体的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才能决定是否支持。”】
【楚世昭早有准备,拿出一份详细的实施细则和风险保障计划:“孙侍郎,这是实施细则和风险保障计划,您看看。”】
【孙侍郎认真看完后,点头说道:“殿下考虑得如此周全,老夫愿意支持您的财政改革。”】
【得到孙侍郎的支持后,楚世昭在财政改革方面的推进更加顺利。】
【楚世仁与楚世虞试图在财政预算上做手脚,却因为孙侍郎的严格把控而未能得逞。】
【然而,他们又散布谣言说财政改革会导致百姓赋税增加,引起了一些百姓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