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袁树的参谋团队
根据这个时代的讯息传递效率,一名将军最多能够直接指挥五千人作战,再多,就超出了效率的传递上限。
所以但凡能够指挥大兵团联合作战的,都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名将背后,必然有一个专业高效的参谋团队与得力的下级将领协力。
诚然,更多的军事将领本就不具备指挥大兵团协同作战的能力与资质,但就算有,也要有高效的参谋团队协作,否则指挥上的硬要求根本达不到。
而纵观整个汉末三国的征战历史,明确展现出三万人以上大兵团军事行动指挥能力的人,只有两个半。
一个是袁绍,一个是关羽,剩下来半个是曹操。
这两个半人里,袁绍和曹操都是明确有非常强有力、专业且高效的参谋团队在背后协作、帮助他们指挥,且留名者很多,比如郭嘉、荀攸、程昱、荀谌、许攸、田丰、逄纪等人。
而一旦失去了这种高效率的参谋团队协作,陷入逆风局面,曹操首先会拉垮下来。
失去了郭嘉、荀攸这两个主要谋主之后,曹操在214年之后所亲自指挥的诸多战争多以失败或主动撤退告终,开拓效率明显降低,甚少能够达成最初战略目标。
可见曹操的大兵团指挥能力受专业参谋团队的影响比较大。
袁绍反倒比曹操展现出了更强的大兵团指挥能力。
以一个渤海太守的身份而取得了冀青幽并四大州、且几乎没有什么败绩,本身就是对其军事实力与能力的一种体现。
官渡之战的正面相持战场上,虽然失去了颜良文丑,但是袁绍依然占据上风,曹军多次被袁军正面击败,战线一步步往曹操的大本营推进,曹操几乎失去坚守的信心。
只是袁绍的政治能力明显差了曹操一个等级,政治工作做得不好,未能很好的协调内部斗争,导致重要军事参谋许攸投靠了曹操,把乌巢的位置告诉了曹操。
至于关羽,他的身边应该也有专业参谋团队,不过留名者不多,参谋团队对关羽的影响力比较有限,可能更多的还是关羽经过锤炼之后的自身能力非常强。
毕竟自古以来获得“威震华夏”赞誉的,翻遍二十四史,只有他一人。
那场影响天下局势的大会战,他几乎是以一人之力同时对抗魏吴双方的联合绞杀,在如此局面之下,他愣是全歼曹操麾下最精锐的野战兵团,一度逼得曹操要迁都避其锋芒。
因此,袁树可以认为一个好的参谋指挥团队能够弥补主将在全局观上的不足,能够代替主将做出诸多正确的判断,只要主将能够信任他们,往往也能打出不错的战果。
袁树不清楚自己是否具备这种大兵团指挥能力,但是他觉得就算自己不能,也可以利用强有力的专业参谋指挥团队来辅助,利用他们的群策群力为自己实现有效的指挥。
比如得到诸葛亮、庞统、法正等人帮助之后的刘备。
刘备显然没有指挥大兵团作战的能力,早期的集团里也缺少相对应的人才,但是得到了强有力的参谋团队之后,以他自身的优秀领导素养,一样实现了整个集团的火箭蹿升。
所以袁树认为自己就算没有足够的大兵团指挥能力,但只要能够拥有一个专业参谋团队,再加上自己的政治能力,将这个参谋团队驾驭住,那么一样能够实现对其他敌人的降维打击。
韩信那句话是怎么说的
多多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