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丞相一职的竞争者来说,三公九卿中的任何人都有可能成为最终的人选。
毕竟他们都是朝廷中的重臣,拥有着相当的权力和影响力。
然而,如果能够得到王绾的举荐,那么无疑会大大增加成功的几率。
王绾作为现任的丞相,他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皇帝的决策。
赐宴结束后,文武百官们纷纷起身,相继离开了咸阳宫。
他们有的谈笑风生,有的面色凝重,各自怀揣着不同的心思。
而那些有心竞争丞相之位的重臣们,则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向了王绾。
他们深知王绾的举荐对于自己能否登上丞相宝座至关重要,于是纷纷有意无意地靠近王绾,希望能够与他搭上话,从而获得他的支持和举荐。
不过在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秦然却注意到了与众不同的李斯。
按常理来说,李斯这样的聪明人应该不会错过这个机会,但他却似乎对王绾的举荐毫不在意,甚至都没有主动去与王绾交流。
“李斯这么自信吗?”
秦然不禁自言自语道。
正当秦然陷入沉思时,突然听到身后传来尉僚的声音,“关内侯,有时间吗?来一趟廷尉府吧,老夫有要事相商。”
“尉大人?何事如此匆忙?”
新年的第一天,秦然本想推辞,毕竟休沐才刚刚开始,实在不想上班。
可是在看到尉僚凝重的样子后,秦然也知道事态紧急。
“尉大人,稍候。”
秦然简单的向亲卫交代了几句后,便与尉僚同乘一辆马车向着太尉府而去。
马车之上,尉僚将一捆竹简从袖口中取出,交给秦然。
“蒙恬将军的边关急报。”
尉僚沉声说道。
闻言,秦然脸色一沉,立刻打开竹简阅读起来。
“今年的冬天格外冷一些,匈奴人冻死了不少牛羊,粮食已经有些匮乏了。”
“这些时日,时常叩关袭扰,劫掠物资。”
秦然一边听着尉僚的话,一边看着蒙恬的奏报。
“此事,陛下知道了吗。”
“自然,我第一时间便面见了陛下。”
“那陛下的意思是?”
秦然抬头看着尉缭询问道。
“匈奴叩关,这种事情陛下怎么可能容忍,得知此事后陛下的意思是立刻命蒙恬出兵回击。”
“不过老夫并不赞同。”
尉缭沉声说道,当今天下,恐怕除了几名老将,也只有他敢当面拒绝皇帝出兵的要求。
“现在天寒地冻,冰天雪地之下却是不宜出兵。”
“大军想要出关,只要也要等到三月后春暖花开之时。”
秦然点了点头道。
“不光如此,以蒙恬手中的兵力,维持上谷至渔阳一带的防线已经捉襟见肘了。”
“三十万民夫的安全都在他的手中,不能轻举妄动。”
“而小打小闹匈奴人不会在乎的,想要打痛他们,便需要从关中调兵。”
“朝廷刚刚裁撤大军不久,青壮力才返回乡里耕种,如果这个时候将他们召回。”
“朝廷的威信受损不说,今年年初的耕种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