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辅臣之一的鳌少保,也是如此,同样能横着走。
是的,就是凭借他的老地盘,镶黄旗的几个同胞兄弟,还有关系匪浅的正黄旗和正白旗。
如今,旁边的小皇帝康熙,还是一个奶娃娃,跟小木头鸡仔似的。
没有任何的威望威信,在短时间内,根本无力反抗对抗,更别说翻盘摁住鳌少保。
“呃、、”
不过,此时的鳌少保,被点名后,还是一脸的懵逼状态,呃呃呃的,半天说不出话来。
没错,他是个老武夫,又不是首辅,只是来参加会议的,准备不充分,哪里来的年度报告啊。
没看到嘛,周围的重臣,都在吃瓜端坐,低头数蚂蚁,怎么又搞到自己身上了呢。
“哦、、”
很快的,下面的头号马仔遏必隆,偷偷塞了一个小本子,反应过来的鳌少保,这才反应过来。
是的,鳌少保是没准备的,但是遏必隆准备充分,一直藏在衣袖里,这时候刚好用得上。
“咳咳、、”
老武夫鳌少保,瞥了一眼小本子,眉头暗喜,又重重的咳了两声,避免自己的尴尬。
然后,再挺直腰杆,昂首阔步的走出来,对着上面孝庄和小皇帝,依葫芦画瓢,躬身行礼,大声说道:
“回禀陛下”
“太皇太后”
“诸位王爷贝勒,同僚”
“索尼大人所说的,基本上都没什么问题”
“老臣是个沙场武夫,才疏学浅,笔杆子用得少,就简单说两句吧”
气运丹田,中气十足,说完后,整个西暖阁,也被鳌少保的嗓门,吼的嗡嗡响。
没错,就是这么豪横,霸气侧漏,宣誓自己是老武夫,兵权一大堆,打仗砍人是特长。
没错,上面的老索尼,文臣老阴比一个,就是喜欢唧唧歪歪,阴谋诡计一大堆。
同样,上面的老巫婆,白虎淫妇一个,也是一个老阴比德行,喜欢玩弄权术。
他妈的,即便是到了这个份上,国势颓废了,这帮老阴人,还不忘给自己下套子。
好在,自己有心腹,也是皇亲国戚出身,略通文墨,准备的很充分。
否则的话,今天就得出洋相了,丢人丢大发了,威严扫地啊。
不过,鳌少保倒是一点不担心,就是这么吼着,吓死这帮老阴比,告诫他们别惹自己。
“今年”
“整个大清国,军队粮饷开支是大头”
“具体的数字,刚刚索尼大人都说过了,老臣就不再重复了”
“在这里,老臣就说几句,解释一下吧”
刚刚瞄了几眼小本子,又瞥了一眼老索尼,鳌少保已经心里有数了,信心十足。
没错,户部出纳赋税和粮饷,肯定有一份详细的账本。
同样,兵部申请的粮饷,拿到手的粮饷数目,也有一份详细的账目。
不出意外,刚才遏必隆给的,肯定是一个大体的数字,不可能出错的。
没错,部门之间的账目,肯定不会出现问题的。
真正的腐败,克扣挪用,只能在自己的部门内部,通过做一些小账目,蒙混过关。
“其一”
“是各省驻防八旗,汉军旗和绿营镇的粮饷,耗费最多”
“这一部分,大家都是心里有数的,开国至今,十几年了,历年都是差不多”
“即便是有空饷空编,也不是清查追责的时候,先帝也是这么认为的”
“再有一点,入关的前几年,已经裁撤了不少绿营”
“更何况,广东的逆贼尚可喜,举城投降明贼,开了一个不好的兆头”
“倘若,此时,再动他们的话”
“可能就不是小问题,很容易造成军心不稳,甚至是大面积的溃败投贼”
“要知道,长江以南,几个省,还有几十万军队,他们都在明贼的攻击范围内”
没错,满清入关以来,到现在都十几年了,这个问题一直存在的。
刚开始,入关的满清鞑子,为了收降明军,流贼和流寇,快速夺取朱明的天下。
也不管什么歪瓜裂枣的,一股脑的全收了,先定鼎天下再说。
待拿到中原和南直隶后,才发现,问题太大了,兵马太多,根本养不起那么多军队。
于是,又开始恢复三饷,加征更多的盐税,乱七八糟的厘金。
即便是如此,还是不够用,迫不得已,满清只好欠饷了,兵马做多的绿营,首当其冲。
满清定鼎中原后,为何那么多朱明旧将反叛,欠饷就是主要的原因之一。
这十几年来,满清的套路,也是差不多。
一边打仗,一边裁撤更多过剩的兵马,即便是汉军旗,也要动手裁撤。
大名鼎鼎的吴三桂,在山海关之战后,仅仅留下一万多核心军队,其他的扈从兵马,也都裁撤掉了。
但是,这几年的满清,就不敢动手了,更不敢随意裁撤,毕竟战事太多了。
如今,广东的尚可喜,又反叛投降了明贼,满清只要不是傻子当政,就不敢考虑动手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