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第二百九十五章
(纯属虚构,历史架空,都是白话文,脑子寄存处)
贪婪、震惊、疑惑,各种各样的目光如同一束束强光,全部集中在了孙坚的身上。此时此刻,孙坚仿佛被袁术的一番话置于熊熊烈火之上,遭受着炙烤。他感到自己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困境,难以做出决定。
因为,事实上,那传说中的玉玺此刻正静静地躺在孙坚的怀中。然而,幸运的是,这玉玺体积小巧,被包裹得严严实实,从孙坚的外表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否真的在他身上。
如果这些诸侯们知道玉玺就在孙坚身上,毫无疑问,他们肯定会毫不犹豫地动手抢夺。孙坚的脸色变得阴晴不定,他的内心像是被一股无名的怒火点燃,熊熊燃烧。
看着那袁术一脸奸计得逞、小人得志的模样,孙坚心中的怒火愈发不可遏制。他的大脑在这一瞬间飞速运转,各种念头在脑海中交织碰撞。
终于,在这惊心动魄的电光火石之间,孙坚做出了一个决定!只见他在众目睽睽之下,毅然决然地从座位上站起身来,挺直了身躯,义正言辞地高声喊道:“我孙文台在此对苍天起誓!若是玉玺真的在我身上,就让我遭受万箭穿心之苦,不得好死!”
大堂内原本嘈杂的人声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约而同地集中在了孙坚身上,仿佛被他的一番言语震撼到了灵魂深处。
在汉代,发誓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尤其是对苍天起誓,更是被人们视为一种极其庄重的承诺。这种誓言不仅代表着个人的信誉,更关乎到家族的声誉和社会地位。因此,当孙坚对着苍天起誓时,在场的许多诸侯们对他的看法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本,这些诸侯们对孙坚的态度可能还带着几分贪恋和觊觎,毕竟他们相信孙坚手中掌握着那举世无双的至宝——玉玺。然而,在听到他如此郑重地对苍天起誓之后,他们的目光渐渐变得平和起来。因为他们知道,对苍天起誓就意味着要接受冥冥之中天意的监视,这可不是一件可以轻易违背的事情。
封建时代,迷信是汉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世家子弟,都对苍天有着深深的敬畏之情。虽然普通百姓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知识教育,显得有些愚昧无知,但他们却坚信苍天会庇佑自己。
而这些世家子弟,尽管经过了家族的精心培养,拥有了较高的文化素养,但他们之中的不少人对于举头三尺有神明的说法同样深信不疑。
当然,这里并不是要宣扬封建迷信,而是想说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人们对于苍天和神明的信仰是普遍存在的。这种信仰或许在现代人看来有些荒诞不经,但在那个时代,它却是人们心灵的寄托和行为的准则。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于这种信仰的理解和接受程度都不尽相同。
在古代,人们的信仰和观念与现代有很大的不同。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会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信仰的对象,哪个神仙灵验就去信仰哪个神仙,哪个道观、佛庙、教堂等地方灵验就去参拜一下。这种行为可以说是唯物主义和封建迷信的结合,是一种实用主义的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