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上的小笼包,冒着热气不断蒸腾翻涌,牛肉蛋花粥鲜香的味道还弥漫在客厅,可屋子如今却只剩下了特别行动小队的几人。
豹纹阿姨的话质朴又真诚,虽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却饱含了满满的情感,一如他这两日为特别行动小队所有人做的事一样。
或许某些时刻,她的“热情”确实让人无所适从,甚至让人反感,但她却从不觉得别扭,只是一味的坚定的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她不过是想把自己认为的所有好东西,都给予这些远道而来,帮助他们的孩子们而已。
豹纹阿姨说完话拒绝了众人送她出去,只是笑着看着像这些孩子们,接着便利落的拎起包离开了屋子,甚至临走还不忘将屋里的垃圾打包带走。
“嘭”的关门声传来,方颖却依旧盯着她离去的方向,不由得鼻头一酸,眼眶渐渐湿润。
来到新疆的这些日子,一直是忙碌而充实的,甚至她已经不记得自己有多久没有给女儿和丈夫打过电话。每天忙着完成陈局交代的任务,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忙着去发现单位中非比寻常的事情,忙着去和那些试图危害国家和人民安全的反派战斗。
这些忙碌的日子让她的神经也一直紧绷着,让她忽略掉了身边的许多温暖。她忽略掉了,自从她加入到采访小组后,阿曼每次都会在采访车上备着的瓶装矿泉水和小零食。也忽略掉了,那吾扎提每次见到她时就会将烟立刻熄灭。更是忽略掉了保洁阿姨知道她对卫生很在意,每次都要将她的工位拖上好几遍。
方颖觉得自己似乎就像一只需要躲避野兽,而无时无刻不时刻保持警惕的兔子一般,只是知道闷头向前奔跑,而错过了身旁路过的美丽风景和可爱花朵。
起初刚刚来到新疆加入国安工作时,自己仅是凭着一腔的热血,和一定要让女儿和丈夫看得起自己的倔强,强撑着去完成那些工作,可如今在这里待了这么久,保护好国家和人民的安全,早已成为了自己的信仰,她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感恩和道谢。
就像那些无数肩负着援疆重任,从上海远道而来的援疆干部们一样,他们从来不需要任何人的感恩和道谢,他们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想要让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生活的更好而已。
起初看着那些家乡的小笼包是方颖心中是感动的,可直到听着那句道谢,从一位年长的前辈口中说出时,方颖的眼眶不自觉的就红了。
她能够清晰的感受到,在这一刻这只名为“方颖”的小兔子,停下了一直奔跑的脚步。
那些曾经被他忽略的浓厚情意,此刻如潮水一般向她袭来。她回忆起了阿曼和那吾扎提对自己的处处照顾。也回忆起了采访小学生结束后,有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女孩儿,满眼希冀的走到她身边,说长大以后也想成为像他一样优秀的记者,去为很多需要帮助的人发声,然后伸手递出的那颗糖果。
那些来自新疆喀什本地人的情谊,其实一直都围绕在她身边,而她也终于欣赏到了路上美丽的景色和花朵。
虽然方英本就是记者,懂得舆论的可不和人心不古,可她毕竟也退居二线了许久,在照顾家庭和女儿的这些日子以来,也没有过多的与人接触。
在维护网络安全的这些日子以来,她见识过了太多没由来的恶意谩骂,以及那些随处编造的谣言,和不可洞察的人心。正是因为见过了那么多的黑暗,这句看似轻飘飘的感谢,才能让她无比的感动。
方皎皎将小笼包咬了个口儿,汤汁便流入了勺子里,望着勺中冒着油花儿的汤汁,方皎皎竟没由来的想起了陈舒婷,她的母亲。
方皎皎很喜欢吃小笼包,尤其喜欢喝里边儿的汤汁,那带着油花的汤汁一口下肚,便能让她鲜得不自觉逛起脚,可偏偏陈淑婷包的小笼包永远没有汤汁,母女俩因为这事儿没少吵架。所以说女儿年纪的增长,她学会了母亲的恶语相向。因此每当陈舒婷把简单的小笼包事件上升成为不论自己做什么,她都不满意时,两母女的争吵便开始爆发,而最后也都会以被对方的话伤透心而告终。
可每一次争吵过后,陈舒婷还是会跑到很远的鼎泰丰专门替她去买小笼包。方皎皎不知道她是怎样做到的,她家离鼎泰丰明明很远,但每次她吃到的小笼包都有着汤汁,要知道小笼包这种食物只要一凉了,汤汁就会凝固,可她家离鼎泰丰明明开车都要二十分钟。
方皎皎打开了手机,看到了陈舒婷给自己发的一长串儿微信,而自己每次都只是象征性的回了几个表情包,不由得有些心虚。甚至有了一丝期待,不知道陈舒婷得知自己如今也能够成长为被别人感谢的大人时,会不会以自己为傲。也许等这次从新疆回家之后,她也可以试着跟陈舒婷好好讲话,就像每一次跟方颖吵架过后,只要第二天的太阳升起,她们之间就会恢复如初一样。
迪娜拉望着碗里的粥,既不由得回到了那时母亲端着粥劝她去相亲时的场景,两碗白粥在她的视线中不断的重叠。
“你明知道自己的人生过得这样辛苦,为什么还要让我像你一样呢?难道就像你这样一辈子为了给男人生儿子才是人生的意义吗?我的人生永远不会像你一样。”
迪娜拉忘不了母亲那时看着她时受伤的眼神,只是良久才听到母亲开口:“你比我要厉害的许多,我从来也没有想要让你像我一样。希望女儿比自己过得好,是每一个妈妈的愿望,我不过是想有个人能陪在你身旁。有个男人照顾着你,总比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