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温仪景开口,袁青冥便先道,“昨日奉高有一封急报,柳镇县令乔轩,抓到了几个大的拍花子头目。”
楚寒英看向面色平静的温仪景,又看一脸公事公办的袁青冥。
乔轩这个人她是记得的,周泊聿的表弟。
当年自请做一个县令即可。
陛下还记得此人吗?
这个节骨眼上来了急报。
“此人有勇有谋,这些年在柳镇一带也造福了一方百姓,是个清官。”
“如今已不用等证据齐全,回宫我便下旨,让此人走马上任,全力配合周泊聿调查青州的事。”
袁青冥当即拍板决定。
闻言,楚寒英笑了笑,转而问温仪景,“母后以为如何?”
袁青冥果然是记得此人。
一向问询太后意思的他,今日急不可耐的自己做了决定。
“朝中的事情,当由你们做主。”温仪景无害地笑了笑。
“我不过是跑一趟青州处理点私事,那群老家伙便如此急不可待,如今这个时候,朝堂的事还是避着些为好。”温仪景避嫌地说。
袁青冥深深地看了一眼楚寒英。
楚寒英心里咯噔一声。
“母后,管他们怎么想。”袁清瑶却是不乐意的很,“如果没有你,哪里有今天的他们!他们今天对你出手,便是对我和哥哥出手。”
袁清瑶心底里,将温仪景和他们兄妹二人看作一体,那些追随他们的袁家人,大多还是利益驱使,和他们并不是一体。
随着父亲去世,又有几个人还真心追随年幼的兄长?
若非阿娘斡旋,那些人就要支持旁支的叔伯坐上城主之位了。
人都是自私的,旁支的叔伯为了能更名正言顺,肯定是要对自己和哥哥斩草除根。
温仪景笑着拉住袁清瑶的手,“瑶瑶的心思我都知道,只是我实在是心累,不想劳神这些事情,如今你和阿冥都长大了,我可是好不容易能心安理得地躲在你们背后享清福呢。”
“阿娘,我会永远保护你的,谁伤害你,就是和我过不去!”袁清瑶信誓旦旦地拍着自己肩膀。
袁青冥在旁边也笑着点头,“阿娘只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就好,如今也该唤作我为您遮风挡雨了。”
楚寒英也跟着点头。
“兖州来的那两位,一会儿回宫,你们便带回去。”温仪景笑着说,“虽说是来侍奉我,可瞧着也心烦,你们带回宫去好生调教,于日后也是好事。”
“阿娘考虑周到,又让您费心了。”袁青冥面色感激。
各州入京的都是已经及笄或马上及笄的少年少女,不会因为年幼思家而心生怨怼,也都经历战乱而心思更成熟,在将来都是要顶立门庭的。
如今齐聚京中,若是用得好,日后九州便都会和他一条心。
当然,若是用不好,其所在州府,或会成为祸患。
温仪景摆摆手,“没什么事情,便都回去吧,今日七夕,街上应该也热闹,阿冥陪着寒英去转转。”
楚寒英脸色红了红,“阿娘这是嫌我们在这里碍眼呢,方才萧大人请阿娘钓鱼了。”
袁青冥笑着应是,“阿娘好生歇息,我和寒英便先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