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蒸蒸日上
当晚王德显就住在军区了。王老爷子的苏式小别墅挺大的,三层楼好几个房间。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各有一个固定的房间。至于孙辈嘛,如果父母不在,留宿可以住父母的房间。
但王德志和王德显也是有自己的固定房间的,孙辈里就他俩有。能给家族做贡献的,待遇肯定不一样。
秦华自然是跟着方明澈一起回家。她和颜颜居然都还挺爱听军歌,看芭蕾舞《红色娘子军》的,从头看到了尾。
临走颜颜还和王德志的儿子挥手,“小哥哥再见——”
上回王德显结婚,他三哥这个儿子王耀把自己的迷你自行车给颜颜骑。刚才中途两小只一起去上厕所,也是王耀在厕所门口等着颜颜,然后带她回来。
这会儿他也挥手,“颜颜再见!”
等上了自家的车,方明澈问后排还在叽叽咕咕讨论的两个,“你俩怎么会这么喜欢啊”
秦华道:“现在根本没得什么文娱节目看的啊。电视机里的电影还都是老电影,《地道战》、《地雷战》之类的。所以,偶尔有新鲜的东西看就蛮有意思。而且,人家文工团表演得是很好嘛。就是王爷爷他们,唱得也相当的投入。”
“那颜颜你呢”
颜颜道:“我就是觉得他们唱啊、跳啊的很用劲儿,而且那些调调也好听。”
“是很有激情,不是很用劲儿。”
等下车的时候,颜颜睡着了。方明澈托着小屁屁把她抱起来,让她投靠在自己肩膀上。然后送秦华回家。
“明澈哥,你带颜颜回屋睡觉吧。我没问题,这么近。”
“不是近不近的问题。我带你回来,肯定要把你送回家的。走吧——”
不然,不说别的,回头胡同里要是忽然窜只猫出来,光是吓也吓到小姑娘了。那他怎么和王德显交代
之前大家交了钱,这一片的路灯就都亮了。这会儿十点都过了,空无一人。就偶尔有他们这样的晚归人。
两个人走到秦华家所在的大杂院,秦钊听到动静就出来了。他就这一个闺女,上心得很。
“小方啊,多谢你还送她进来。”一看方明澈抱着睡着的女儿,他赶紧笑着道谢。
“应该的啊,秦叔。那行,人交给你,我也回去了。”
“好,早些休息吧。”
秦华也道:“明澈哥再见!”
方明澈抱着颜颜回去,直接送到东厢房。
方芳还没有睡,在台灯下看小人书。这是用方明澈的借书卡从首都图书馆借回来的。
方明澈把颜颜放到床上,小裙子脱下来。
方芳道:“幺爸你去睡吧,我打点热水给妹妹擦下手脚就是了。”
方明澈点头,“好,你也早点睡。”
他洗漱了,轻手轻脚回正房东屋,怕把小儿子吵醒了。畅畅一般八点多就睡下了,但十二点左右会醒来吃一道夜奶,四点左右还会吃一道。
所以,林嫣晚上的睡眠质量肯定是大受影响。当妈的,基本都是实实在在要为孩子熬挺长一段时间夜的。
这会儿她还没有睡,估计看电视的邻居都是刚走不久。
看到方明澈回来,林嫣小声问道:“节目好看么”
“还不错,人家文工团是专业水平的。反正颜颜都从头看到了尾。”
方明澈灯光下看到林嫣有些憔悴,忍不住道:“阿嫣,辛苦你了。我要是能代你就好了。”
林嫣道:“有母乳肯定喂母乳啊。而且我一天也没旁的事,伺候好他就行。”
一来是省钱,二来母乳更营养。而且母乳来得快,想吃了直接就捧着‘饭碗’开吃。兑奶粉还得把开水冲凉些,然后试过温度才能拿过来喂。
孩子半夜三更醒了,哪等得及回头哭得撕心裂肺的。他只知道他饿了,马上就要吃到。
方明澈看了看放在大床旁的婴儿床,这很方便晚上林嫣抱起来。
小儿子侧向母亲的方向睡着,小手握成拳头。看着实在是美好!他看了好一会儿才绕到自己那边上床。
曹泽想强买股份的事他没有告诉阿嫣。但既然王三哥也安排了退伍兵住到附近招待所,专门保护他的妻小,说明他也认为曹泽是可能下手的。
不过如今王三哥出手把曹泽在银行的一个助力弄掉,焦点确实是集中到他那边去了。王家这个新生代的领头羊还是靠谱的。这样他做事也能踏实些,分三分之一的利润给王家也能更心甘情愿。
第二天林嫣起来,就听到颜颜在庭院里垫着脚边跳边唱:向前进、向前进,战士的责任重、妇女的冤仇深。古有木兰替父去从军,今有娘子军扛枪为人民
方芳道:“我看过这个电影。”
颜颜忙站好问道:“在哪看的”
“就村里放的坝坝电影啊。我想想,你好像也在。不过那会儿你还小,看了个开头你就揉着眼眶闹着要睡了。”
颜颜愣住,我也看过啊
方健道:“这种老电影,经常放的。我看过两回还是三回了。”
他也在树下打拳。眼瞅着堂妹打得有板有眼的,他也跟着幺爸学了。
“幺妈,早——”方芳扭头看到林嫣出来,打了个招呼。
林嫣笑笑,示意她过来帮着抱一下方畅。
方畅倒不是太认人,尤其是母亲就在旁边。只有刚睡醒或者要睡了,又或者不舒服,才一定要林嫣服务。
方芳就抱着堂弟,跟着林嫣去了厨房,看着她给自己做早饭。
他们三兄妹都已经去崔老板那里吃过了,今天吃的豆浆、油条。至于幺爸,他和那两个叔叔一起去旅行社了。
小谢卖了一轮鸡蛋回来补货,路过小偏院就拐了进来。
“才吃呢”
林嫣有些不好意思,这会儿其实已经九点多了。她今早在床上喂过晨奶,又带着儿子睡了个回笼觉。
好在是单门独院的住着,不然大杂院肯定有人说她是懒婆娘。
小谢道:“嗐,你这是福气呢。有啥不好意思的不过,你生之前和之后都过得这么好,如今人瞧着也憔悴了。看来生孩子、带孩子亏损确实有点大。”
她从方芳手里接过方畅。这明显是有话要和幺妈说的样子,方芳便出去了。
小谢问道:“哎,这玲子就一直在我们隔壁住着,不回家了”
那个房间一早是她看中的,想租下来叫自己妹妹来。到这里来干活,比起在家已经是享福了。
可惜啊,婆婆总是不同意。说既然有她在,没必要那份冤枉钱。她说只是管吃住,一季给做两身也不行。
啧,她当初还真的信了她婆婆一度信誓旦旦的说的,她总是为了他们好的。居然还想着跟她请教,怎么样才能让大杂院的街坊邻居都睁只眼闭只眼。
如今她准备先斩后奏,先把人接来再说。就她一个月挣的40块,也够她们姐俩销。她的是自己的钱,请人照顾婆婆。干嘛一定要婆婆点头同意啊
但是吧,就在她准备这么干的时候,玲子直接搬到隔壁住下了。之前方老师那个学生,就临时住几天。但玲子这住下就不知道住到几时了看她的样子,还时不时买些东西回来摆设,像是要长住了。
那晚玲子她爸凶神恶煞的,小谢也没好说那房间是她要租的。而且,以为玲子就躲两天,跟家里化解了矛盾或者说达成了一致,就会搬回家去租。毕竟她们家还有一个房间空着呢。
林嫣摇头道:“不知道啊。不过,我看她爸妈怕是不会让她一个人住外头太久。”
如今玲子饭都不回家吃了,中饭、午饭就和旅行社的同事一起吃,早饭她也在崔老板那里吃。图个方便!
但这么吃,每月26块左右的餐补就没了。另外早饭旅行社是不负责的,需要她自费。那一个月吃下来,也要十来块。这可比在家吃饭贵。再加上房租,这就要出去40块了。
小谢道:“所以我一直挺羡慕城里的姑娘啊,能自己挣钱自己的那种。我也希望我妹妹能过上这样的生活。”
林嫣一边翻着锅里的荷包蛋一边问道:“你妹妹应该还不大吧”
小谢,她记得比高老师要小七八岁。是刚满结婚年龄不久,就和他领证了。这会儿人才19岁。
“嗯,快17了。但是如果留在乡下,很快就有人要上门来介绍对象。一般家里同意了,处一段时间就会准备结婚。到时候再生几个孩子,年级轻轻就背一个、抱一个的干活”
她如果不是运气好,被高家长辈相中介绍她到首都来,现在恐怕就要步入这样的生活。
林嫣道:“那你和玲子商量一下,看能不能两个小姑娘一人半间呢”
这要另找这么合适、就在自家姐姐隔壁的地方可不容易。而且,确实也是小谢先说要租的。只不过因为高大妈阻拦还没来得及实施。后来明澈的学生来,就先住进去了。
“嗯。你看,畅畅还会抽抽小鼻子呢。他这是闻到香味了”
林嫣把醪糟荷包蛋舀来,“可能是吧。你要不要来点儿”
“我还来守你的嘴不成”
林嫣直接就在厨房的小桌子上吃了起来,“你要有事,把人交给颜颜或者方芳就成。”
颜颜可以用婴儿车推,方芳或抱或推都行。
“行,那你吃着,我先回去拿鸡蛋了。”她如今就在胡勇或者朱大海那里批发鸡蛋,谁那里划算就在谁那里批发。
这会儿要先回去看看婆婆那里有没有什么事,然后再继续去卖鸡蛋。
唉,听说旅行社又要招人了。她没有高中文凭,但可以接受降薪。之前方老师也说了,只要家属同意就行。
小谢把畅畅交给了方芳抱着,方健拿着一把折扇在那里单手捏开,然后再收拢、再捏开。这是楚香帅的经典动作嘛。他看到路边摊有折扇买,就用幺爸给的零钱买的。
他们到首都来,路费不用钱。但吃的、用的什么都是幺爸掏的钱。家里的物资都奶奶管着、钱都爷爷管着。爷爷没给钱,小孩子身上肯定是没有钱的。
不过,去年幺爸和爸爸起争执,他在旁边听到了。爸妈挣的还没有他们一家五口得多。一直都是幺爸在贴补他们兄妹的学费,每次回去了就会领他们去做新衣服。
妈妈也说让他们要记住幺爸对他们很好。幺妈也不错,至少钱上头没那么计较,嘴巴上也不刻薄人。这是他妈的原话。
不过他爸也说了,等丰收了家里日子就会好起来。
但应也不会比幺爸家有电视机、洗衣机、天天下馆子吃肉的日子好吧。看来,确实是要好好读书啊!方健这回来首都,真的长了不少见识。
方芳看出他心动,鼓励他道:“大哥,我们能不能来首都读书,可就全靠你了!”
他们来了,是要像方桐一样,每学期给高价学费的。如果学习成绩不好,那不是糟蹋钱么
方健也不敢大包大揽,只道:“我努力。不过,我觉得爷奶好像都不怎么指望我,他们指望的是方康。”
“所以你要给自己争口气啊。”
畅畅被堂哥那边的动静吸引。靠在堂姐身上,一直盯着堂哥和他手里的扇子看。
方明澈今天一来他就交代玲子,“安排人去邮电局,尽快把电话机安装了。”
他们不是已经挂靠在文化部,有一张营业执照了么。这就很方便了。
玲子道:“是不是因为我的缘故”
方明澈道:“有点关系,不过有几个月过度也好。”
安装电费的初装费贵,多用几个月其实倒不了什么钱。既然注定要安的,那早几个月也行。
玲子今天要参与招聘。她这里是第一关,经她筛选后,再让英语组、日语组的组长挑人。如今人少,而且正好方老师暑假期间有空。他那里还要过一下目。
方明澈没过问玲子的家事,她其实也才从家里搬出来两三天。但他估计老周可能是准备等着周日解决问题。到时候一家三口都不用上班嘛。可能会换一下策略,毕竟他之前那套明显行不通了。
玲子直接把安装电话机的活儿派给了魏友。魏友就进来找方明澈拿上钥匙,准备下楼开上车出发。
方明澈开车过来的。这种事开车去办,一切都会顺利一些。一百公里八九毛钱,有公事需要用到的地方都可以用。这方面他是不会小气的。
至于肖刚,他被玲子安排用毛笔写一份招聘启事,去楼下公告栏处张贴。然后在门口的位置坐着,接待应聘人员。
“只要高中生啊!形象需要好一点。”
肖刚点头,“好的。”
韩梅和英语组的行政人员,则拿上宣传的画册追着魏友下楼,让他顺道送她们去beijg饭店发传单。
不是见人就发,那人家饭店不允许的,也会招客人厌烦。而是在大堂沙发那里坐着,树个定做的小牌子。有顾客感兴趣,她们给介绍、然后给人一份传单。
韩梅很喜欢去做这个,那是平常去不了的高档地方,接触的也大都是外宾、华侨。那地儿,比华侨公寓还奢华呢。
魏友便先送她们过去,出门路过收废品的摊子,他摁摁喇叭算是打招呼。兄弟单位的嘛!
对方正在称纸皮,听到喇叭声抬头,冲他们点点头。
啧,这车就每周送货的时候归他们用。这么开出去办事,可真是让人羡慕。说起来旅行社的男男女女好像都在学开车,废品站主要还是以三轮车为主。
魏友把人载到beijg饭店门口放下去,“你们回去自己坐车啊,我到邮电局办了事还得赶紧回去。”
韩梅点头,“好的。”
她们今天要宣传、介绍的,除了旅行社、还有手工艺品。除了直接运出国卖,也可以就在国内卖的。
姐夫还说大栅栏、西单都努力去试试,看能不能弄到一个柜台或者摊位,或者就摆个车摊都行。这两处的客流量也是很大的。
如今他们也是有相关营业执照的人了嘛。
她们中午前就要赶回去,要集体去吃中午饭。不然留在这边,消费太高了!而且下午还有各自的活儿呢。就一周过来一次搞宣传,有时候可能得用到外语。不是每个外宾都会说中文的。
旅行社那边,招聘其实贴出来就有人来报名了。还有一些是在小偏院那边听到消息跑过来的。就高中生,不需要驾驶、外语基础都行。当然,有基础的优先录取。
在天安门广场给游客拍照的何师傅跟方明澈也挺熟的。今天应邀坐车过来给所有的手工艺品拍照。
等他来了,玲子出来门口的位置坐着(就相当于前台)。让肖刚带他进去,然后负责给打下手。
何师傅在屋子里到处看了看,觉得方明澈的小办公室最适合拍摄。地方相对宽敞、光线也好。于是让肖刚把东西从厨房都给他搬过来。
玲子道:“小心一点啊,可别磕着、碰着。”
是得招人啊,两个导游组出去了,韩梅她们俩还有魏友也出去了。这就只剩下她和肖刚。搬东西这是纯打杂的活儿,肖刚资历最浅,肯定该他干。
肖刚一趟一趟的跑着,到后面都出汗了。
方明澈抱着胳膊在看何师傅拍照,“你广场的生意交给徒弟了”
“是啊。你要求高嘛,又规定了胶卷上限。”何师傅换着角度拍着。
不过,一次用几个胶卷的活儿,回头还要多洗几份,算是大生意了。认识一年多,他的生意只是量扩大了,方明澈这生意可是质变啊。
看到肖刚出汗了,方明澈道:“你出去喝口水再搬。”
“哦,好的。”
何师傅问道:“这谁啊”听口气还挺关心的。
“哦,我老婆的表弟,高考之后来勤工俭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