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0章 洛阳动荡(1/2)

王宫的死法与前些人如出一辙。

他被人发现的时候,已经被人割断了喉咙,身上盖了白布,白布上还有一小块黄帛,一面写满了他鱼肉百姓的罪行,一面大书“奉义诛贼”四字。

但耸人听闻的是,他是死在了自己府邸的床榻上,而且是光天化日,并非深夜。

原来,当时晌午,王宫如往常般午休的时候,府门前路过了一个小贩。他在街道上喧哗说,自己有一只雄鸡,天生没有翅膀,又有一只雌鸡,能跟雄鸡一样打鸣。这顿时吸引了大量看热闹的人群,就连王宫的侍卫也不例外。也就一刻钟的功夫,谁料小贩走后不久,就爆发了这样一件大案。

堂堂四品中垒将军,被人刺杀在了府邸之内,根本不可能遮掩,加上前些日子接连出现的刺杀大案,再次在洛阳掀起轩然大波。市民纷纷猜测到底是何人所为,何人指使,大都认为是入京不久的淮南王司马允。

毕竟这些时日里,司马允在淮南王府高调见客,其中有不少高门望族,又声称要支持太子亲政,可见其政治野心。可奇怪的事,他带来的门客都在王府内歇息,后党的眼线在这里严防死守,并没有找到什么线索。

于是大家就疯传说,淮南王的门客里有一名得道高人,只需要远远地看一眼,就能拘走人的魂魄,然后用巫蛊小人作法,千里之外都能割下人的头颅。

又有人说,这其实是楚王司马玮的鬼魂在作祟。还记得当年楚王殿下被皇后所冤杀,大家怀念楚王殿下,也害怕楚王殿下的灵魂不安宁,于是专门给楚王设祠堂安抚,结果竟被皇后派人所阻止了。如今他最好的两个兄弟,一个即将病亡,一个终于返京拜祭。机缘巧合下,楚王的鬼魂终于发作,要索取那些奸贼的性命,就如同关羽索命吕蒙那样。

民间听了,很多人都信以为真,觉得司马玮的法力很灵,接着赶去楚王祠堂拜祭。其热闹程度,一度能与洛阳东南的关羽祠堂相比了。

有识之士自然不会相信这种鬼话,但他们也看得出来,现在的这一系列行动,意味着太子正式对后党下手了。此前他们未曾料到,太子会使用这样决绝、暴烈的手段。毕竟投身后党,谁能说自己清白无辜“奉义诛贼”这四个字,简直是说后党人人可杀。

可事实也确实如此,王宫自恃得到皇后与贾谧的支持,做事极为酷烈。军中不肯给他孝敬,甚至顶撞于他的将士,他轻辄杖打,重则剥皮。平日里设卡索贿,聚敛的钱财数以万计。被诛杀后,消息几乎在一日之内就传遍京师,百姓得闻,无不拍手叫好。

这在洛阳掀起了一股风潮,许多底层将士也都受到鼓舞,在没有组织的情况下,主动到洛阳宫前联名上表,请求天子废除皇后,另立太子的生母谢淑妃为后。

有些宫卫试图上前阻止,随即喧嚷着发生矛盾,继而事态从喧嚷发展成殴打,最后致使有八人丧命。

至此,洛阳矛盾全面激化,许多往日仗势欺人的后党门人,此时都惴惴不安,连门都不敢出。他们的命令传达到下属手上,往往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在这种情形下,诸如满奋等负责维护洛阳治安的高官,别说是正常办案缉拿凶手了,就连自身的安全都不能保证。

更有甚者,竟然直接摹仿刺杀者的作案手法,私下里报复仇人。如此一来,洛阳秩序更加动荡,几乎每日都会有尸体出现在洛阳街头,更不可能找到最初的刺杀者了。

不过人心惶惶只是弥漫在后党中,反观东宫的太子党羽,亦或是宗室诸王之间,可以说是弹冠相庆了。

这些日,奉命招抚的成都王司马颖在洛阳来回活动,几乎着重拜访了支持皇后的几大家族,可谓收获颇丰。

西晋最重要的家族,毫无疑问是开国八公所分别代表着的八大家族。他们分别是荥阳郑氏、颍川荀氏、渤海石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平阳贾氏、临淮陈氏。

皇后能够坐稳摄政之位,无非就是以本身代表的平阳贾氏为根基,与渤海石氏、河东裴氏、太原王氏三大家族结为同盟,再加上次一级的太原郭氏、东海王氏为辅佐,以及张华这样的寒士代表为牌坊,搭建起了一套能够维持朝堂稳定的士族政治体系。

但在司马颖去拜访过裴頠、张华、石崇、王浚、王衍等人后,这些后党中坚,或多或少地都表示出了动摇。

尤其是裴頠,他年纪三十出头,年龄在朝堂中算得上年轻,其实也更认同太子而非是皇后。在上次和淮南王对峙后,他就大感形势不妙,并不想将自己的前程与后党绑定。司马颖一来拜访,他就自白道:

“我虽是皇后亲戚,但也知晓大是大非。皇后摄政确实于礼不合,我愿上表陈奏,请陛下废除皇后,另立谢淑妃为皇后。”

并且还从书房内拿出十数道表文,给司马颖翻阅道:“这是这些年来,我私下里劝谏皇后善待太子的文章,足见我对太子之忠心,还请殿下为我作证。”

王衍的态度也差不多,他露出一副懊恼的表情,和成都王道:“我的女儿是太子妃,我的族弟是太子舍人,我怎会不支持太子呢之所以此前帮皇后做事,都是皇后和鲁公逼迫的啊!我从未真心为皇后效力过,太子想要监国,我怎么会不答应呢”

虽然王衍的表情极为生动,但他并没有做出愿意直接起兵拥护太子的承诺。可即使如此,也足以令太子心满意足了。洛阳城内的禁军中,东宫卫率数量仅稍逊于皇宫禁军一筹。而皇宫禁军中,又有泰半为宗室所掌控。只要城外的外军保持中立,后党基本就丧失了反抗的可能。

有王衍带头,和郁、王戎等人也有所动摇,他们同样未做成承诺,但也表达出了对太子的友善之情。

诸多后党党羽中,只有张华、贾模、王浚、石崇这四人不同,因为他们和贾氏绑定过深,在旁人看来,张华是主谋,贾模是智囊、石崇是财主,王浚是先锋。无论太子如何宽宏大量,这四人大抵是要被太子所清算的。

因此,面对成都王的求见,这四人都托病为由,阖门不见。

但从大局上来说,太子此时是占尽上风,若是皇后顶不住压力,他几乎就要成功了。

可皇后到底是皇后,在这样的劣势下,她竟是丝毫不动声色,大有一副明月照大江的意思。不管外面的舆论何其纷扰,无论上表的文书何其繁多,她就是咬紧了牙关,好似铁打般死不认账。

至此,洛阳的政局陷入了一种奇妙的僵持:后党摇摇欲坠,似乎随时都会崩塌,却总是不倒,太子距离至高权力仅有咫尺之遥,却还是少了最后一口气。

不过这些暂时和刘羡无关了,在刺杀完王宫之后,他已经完成了自己事前的计划。之前所有的刺杀不过是铺垫,而王宫才是他的目标。但想要再刺杀下去,显然就不是刘羡能做到的了。因此,达到一锤定音的效果后,再悄然隐去,才能做到最合适的选择。接下来的事情,就只能看太子自己与诸位宗王的运作了。

现在刘羡需要做的,就是尽量藏身幕后,不要引起后党乃至于其余人的注意。在刺杀风波中,后党已经警惕到了极点,只有等僵持日久,再次松懈后,他才有出奇制胜的可能。

因此,在这段洛阳动荡的时日里,刘羡就表现得如同普通士子一样。既然闲暇的时间多,他便经常和祖逖、江统、刘聪等朋友们一起聚会,像往常一样谈天说地。不时也去拜访当年提携自己的一些长辈,如嵇绍、傅祗、乐广、何劭、孟观等人,维持一些过往的人脉与感情。

有一天上午,王粹在家中召开宴会,邀请一些朋友去襄阳侯府做客,刘羡也在受邀名单之列。

刘羡一开始还以为是寻常的一天,领着诸葛延走在路上的时候,他突然察觉出有些许不对劲。

倒不是出现了什么波及到身上的坏事,而是刘羡忽然生出一种感觉,似乎今日是个什么很熟悉的日子,但他却遗忘了。于是他转首问诸葛延说:“南乔,你知道不知道,今天是什么日子我总觉得好像是一个节日。”

诸葛延有些莫名其妙,他说:“今天是五月己酉吧,不是什么节日。”

刘羡当然知道,但不知道为什么,他总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日子一定有特殊的意义,只是这意义就像是深夜里有一只跳蚤爬进了衣服内,你明明知道有,甚至有几次贴在你的皮肤上,似乎触手可及,但就是抓不到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