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诛心而死
酸枣,臧洪坐在鹿车上,来到昔年会盟的斜坡土台之上。
鹿车就是独轮车,机械结构很是粗糙。
往往运来载人,而不是载物。
此刻的臧洪面容蜡黄,自土台之上眺望各处,仿佛看到一队队讨董义兵站立阵列,摇旗助威。
六年前的他,站在土台之上,意气风发,宣读讨董誓言。
这才六年,太多的人已经如誓言中那样,死于刀剑、弓矢之下。
“本以为是周公、吕望,不曾想皆是欺世盗名的违誓乱臣。”
臧洪低声感慨,身后陈容推着鹿车,垂头不语。
一阵风吹来,臧洪肺腔着凉止不住咳嗽,咳的他面色涨红。
咳声好不容易停止,臧洪对身边还跟随的属吏们说:“我心力如油尽之灯烛,实难久存。昨日见赵侯,与他深聊,他认为人心思乱,天下非一时能定,实在可惜。”
袁绍不可能投降,袁术也不可能投降。
刘焉、刘表更不可能放弃州牧重位,哪怕刘备、刘繇,也不会轻易放弃根基,应征入朝。
天下宗室都是这样,高门大族袁氏、权贵曹氏也不会放弃根基,你总不能一厢情愿认为少年英武的赵基放弃并州
各方都不可能入朝,那矛盾、争执无法在朝中解决,最终还是要在战场上分个生死。
臧洪没力气,也不想说的太透,只是告诫属吏、乡人说:“我故去后,敛以时服,不树不封,薄葬即可。”
“使君安心休养,有赵侍中在,讨破曹操在即。天下将要大治,如何能少的了使君”
陈容温声规劝,臧洪只是长叹一声,扭头去看当年张超站立的位置,眼睛一,仿佛张超正对他招手,突然说:“郡将在唤我了。”
周围人悚然,臧洪口中的郡将,特指张超一人。
当年酸枣盟誓名单上的刘岱、孔伷、张邈、乔瑁、张超五人,尽数消亡。
不多时,众人哭着轮流推车返回营地。
一些人失神落魄跟不上独轮车,绝望、悲伤之下,就在路上拔剑殉死。
赵基闻讯来见时,兖州兵两千余人的军营里,哀嚎哭声此起彼伏。
营门前,赵基见此也就止步,对跟在身边的张瓒说:“支取米豆两千石,以供兖州吏士为臧子源出丧。丧事结束,听任兖州吏士去留,不可强留。”
“喏。”
张瓒沉声应下,两千石米豆并不多,也就八十车粮食。
粮车规格统一,普遍都是每车二十五石。
现在军队依旧分散扎营,沿着阴沟水布置,就是为了多让马匹吃草,降低粮食消耗。
两千石粮食,还不够军中马匹一日消耗。
但对目前的兖州残兵来说,够他们吃十天有余。
分了这些粮食,很多人就能绕路逃难去陈国。
中原的粮食太过于匮乏……沛国灾民十余万,开战之前,曹操就待在许县,无视了家乡的灾民。
士人也喜欢抱团,比如汝颖士人,比如梁沛士人。
有需要的时候就是梁沛士人一致对外,不需要的时候,便是外县、乡下来的流民饿殍。
开仓救助沛国灾民的是沛相舒邵,他私自用了袁术的军粮,袁术饶恕了舒邵。
朝廷诏令抵达,舒邵果断将印信移交给陈宫这伙人,就跑回袁术身边去了。
袁术也没有问罪舒邵,反正沛国官仓的粮食消耗的七七八八,陈宫又是坚定的反曹先锋,袁术甚至乐于见到这种场面。
再不济,陈宫待在沛国,也能很好充当缓冲,给他争取攻掠徐州的时间。
现在北边吕布,南边陈宫,都在吃陈国的粮食。
打仗,这些灾民青壮编为军队,吃陈国的粮;不打仗,这些灾民也要吃粮食。
反正要赈济灾民,也有灾民协助运粮。
陈王这里有粮食,不在意其中的消耗差距。
巨大的粮食缺口也摆在赵基面前,针对曹操,赵基只有一次出手的机会。
如果攻击不顺,曹操稳定局面,那迫于粮食问题,赵基要么退兵,要么向汝颖、南阳士人求粮。
你都求粮食了,谈判时,别的方面肯定要退让、委屈一下。
所以赵基在等,等天子、王师抵达。
驻屯在酸枣,也有个巨大好处,可以封死淳于琼等河北部队挟持天子出逃河北的通道。
赵基这边放任兖州兵处理臧洪丧事,同时也向移动中的朝廷派遣使者,上奏臧洪负伤而死的消息。
虽然臧洪只是从马上跌落摔伤了腿,可臧洪的死,兖州兵的溃散,必然与曹仁有着直接因果关系。
至于自己扎营酸枣,故意放任臧洪故地重游、睹物伤人……搞诛心什么的,这肯定是污蔑。
就在赵基等候战机之际,荀攸快马入朝,在荥阳与出关的公卿相遇。
荀攸带来了汝颖之士的条件,也带来了南阳之士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