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振华不仅具备完成任务的决心,甚至还拥有更宏大的构想。他计划借此珍贵的机会,精心绘制出一幅涵盖全国的地形图,尤其是要把重点放在至关重要的华北战场地形上。
他深知一幅详尽且精准的地形图对于军事战略部署的关键意义。当这一构想在他脑海中初步形成并向众人阐述时,八路军总部的各位首长无不感到无比的震撼和惊喜,他们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这一举措为未来战斗带来的巨大优势。
此后,陈振华的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前往黄崖洞兵工厂以及其他各类工厂进行视察与指导成为了必然的重要任务。
在诸多需要关注的方面中,八路军总部的伙食改善问题被他摆在了突出的位置。陈振华深知,将士们只有吃饱吃好,才能拥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战斗力。
为了从根本上改善八路军目前的粮食供应状况,陈振华在之前的几个县城战斗中,果断地投放了大量的原粮食。
这一决策并非一时的冲动,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长远谋划。与此同时,徐虎所率领的侦察团也在积极行动,他们穿梭于根据地周围各个城市之间,运用各种巧妙的手段大量购买粮食。
要知道,当时他们手中掌握着数量可观的日元、法币,在陈振华看来,如果不将这些资金充分利用起来购买粮食,那简直就是对宝贵资源的极大浪费。
在物资筹备的过程中,对于陈振华来说,枪支弹药的采购固然重要,但粮食的获取才是当下最为紧迫的任务。
因为他清晰地认识到,在当时的特殊情况下,把手中的资金转化为充足的粮食储备,对于保障部队的生存和战斗力的维持,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至于枪支、武器和弹药,虽然也是战争中不可或缺的物资,但在与德国进行贸易往来时或许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当然,这些资源对于边区银行的运作也存在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陈振华目光长远,规划周全,他接下来的首要任务,不仅仅是要将根据地的医院进行大规模的扩建,使其具备更强大的医疗救治能力,为受伤的将士们提供更优质、更全面的治疗服务。
同时,他还雄心勃勃地计划在晋东南根据地再开设一座边区银行分行,他深知金融对于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作用,期望通过这一举措,为当地的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
在产业布局方面,陈振华更是展现出了非凡的智慧和战略眼光。他深知,要实现根据地的自给自足和长期稳定发展,必须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
前期已经建成的鞋厂、袜子厂、衣服厂、纺织厂、面粉厂、榨油厂等,仅仅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清楚地明白,这只是基础,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挑战需要去面对。
目前阶段,诸如子弹厂、炮弹厂、冷兵器制造厂、炼钢厂、以及煤炭厂等的建设已经迫在眉睫,这些工业设施对于保障军事战斗力和维持根据地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不仅如此,包括制盐厂、化工厂、逐步构建的石油产业链的大量工厂等等,也都统统被陈振华纳入了他精心设计的规划蓝图之中。
随着战略局势的发展,晋城、长治、潞安等城市先后被纳入了独立旅和三八六旅的管辖范围,这一变化为根据地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陈振华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他迅速做出决策,逐步对这些地区的煤矿资源进行有序开发。
未来无论是焦作地区,还是阳泉地区的煤炭资源,他都有计划地进行整合与利用,力求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开发和利用。
在陈振华的全盘规划中,可不仅仅只有煤炭产业。他还充分考虑到了其他各个方面的综合发展。
晋省烟叶的大规模种植、粮食的充足生产,以及丰富多彩的小吃产业的培育,都是他精心谋划的重要环节。
而精心布设的情报网络,则如同一张无形的大网,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动态和敌人的一举一动。
这一系列的产业布局和举措,都旨在为三八六旅和独立旅开辟更多的经济收入来源。陈振华坚信,只要坚持不懈地推动这些计划的实施,未来整个边区的经济必将能够实现自我循环和持续发展。
陈振华深知,要将这些美好的构想变为现实,绝非易事。他需要面对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协调各方资源,需要解决层出不穷的技术难题,需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意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