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震慑
如果是打下长安战后缴获这种书信,没准诸葛亮就会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此刻为了巩固右扶风,同时在网友们的煽风点火下尽早打下长安,哪怕仁厚如诸葛亮也决定让人以通敌的罪名把苏家拿下,由于苏家其实祖上并没有出过什么大官,而且唯一重量级的苏则还是魏国官员(原凉州金城官员,224年去世),所以也没人能站出来给他们说情,主持此事的苏家人被判死罪,且不得赎铜(正常死罪可缴二百斤铜免死)。
本来按照《蜀科》,“为敌间而不告者,腰斩”,不过丞相仁德,考虑到对方没有通报正经军情,最后只判了绞刑。
(《蜀科》失传,请不要在乎中间条文标准,两汉的时候赎刑制度包括“依律赎死”和“依令赎死”两种情况,简要概括就是允许用纳钱、出缣、输作赎免刑罚)
这种留全尸的做法就算是苏家自己都说不出问题来,还得感谢大汉仁德,至于其他被波及的苏家人因为“十五岁以下及孕者不入刑书“,妻儿被运往凉州官田劳作而非处死,自身则被削发黥面代死,不过同样要在凉州做工,而且不是田间劳作而是挖矿。
还没有糖发。
这件事儿极大震慑了其他首鼠两端的世家,所以一时间右扶风往长安跑的信使大大减少,而稳定了右扶风后,汉军也开始缓慢向京兆尹推进。
曹叡亲率的大军就是在这个时候来到长安地区的。
刚刚抵达长安地区的曹叡听说曹真和司马懿正在坚守长安,下意识认为蜀军已经开始攻城,并传令准备立即攻打蜀军为己方解围。
然后转述探子话语的陈泰就非常尴尬地表示蜀军目前尚在右扶风安定民众,不曾攻城。
这个回答让曹叡更震惊了,没有敌人你坚守哪门子长安?难道不该是这个时候直接击退敌人么?
然后他一边进城召见了自己的大将军和骠骑将军,一边提出此次他带来十万大军,乃是武卫营和游击营以及外军精锐,再加上长安本来的三营,已经算是倾国之兵了(这确实是目前魏国几乎所有的机动兵力,其他地方都是边防守军,轻易动不得),一定能击溃蜀军。
曹真和司马懿没法直接对曹叡说“蜀军野战厉害我们打不过他们”,只好换了个委婉的说法——目前关中三辅已经坚壁清野,蜀军一边救济黔首百姓一边打仗,肯定坚持不了多久,只要再拖一拖让蜀军军粮耗尽,到时候就可追着退兵的蜀军打,风险小收益大。
结果这个说法一出,曹叡更坐不住了,朝廷毁坏田地驱赶民众,蜀军反而救灾,传出去像话么!到底谁才是官军!
年轻天子就这么指着城外,怒斥两人把三辅百姓逼成流民,倒让诸葛孔明捡现成的仁德,等蜀军平定了民心,魏军就要在本土体验敌境作战的感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