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2章 北大仓丰收,技术推广(1/2)

在华夏大地的东北边陲,有一片广袤无垠的土地,那里曾是一片荒芜,杂草丛生、人迹罕至,却承载着无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它就是北大荒。而如今,经过两年多的辛勤耕耘与不懈努力,这片曾经的荒芜之地已摇身一变,成为了硕果累累、生机勃勃的北大仓。

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在北大仓的田野上,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轻轻翻滚,仿佛一片金色的海洋泛起层层涟漪。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枝头,像是在向人们诉说着丰收的喜悦。饱满的大豆在豆荚中欢唱,似乎迫不及待地想要蹦出,去拥抱这美好的世界。北大仓,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处处洋溢着丰收的气息。

这一年,北大仓的丰收成果令人瞩目。水稻产量超过1000万吨,这些水稻米粒饱满,晶莹剔透,蒸煮后香气四溢,口感软糯,无论是直接食用,还是加工成各类米制品,都堪称上乘之选。小麦产量达400万吨,磨出的面粉细腻劲道,用它制作的面条爽滑劲道,馒头松软香甜,是制作各类面食的优质原料,深受百姓喜爱。大豆收获了250万吨,颗颗圆润饱满,富含丰富的蛋白质,无论是榨取营养丰富的大豆油,还是制作美味可口的豆制品,都十分合适,为百姓的餐桌增添了多样的选择。

除了这些主要粮食作物,北大仓的玉米、高粱等杂粮也迎来了大丰收。玉米产量高达750万吨,颗粒饱满,色泽金黄,它不仅是人们喜爱的食物,更是饲料和工业加工的重要原料。在饲料加工领域,玉米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助力畜牧业茁壮成长;在工业加工方面,玉米可用于生产淀粉、酒精等多种产品,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化工等多个行业,为国家的工业发展贡献着力量。高粱也收获颇丰,达150万吨,其独特的风味和品质,为酿酒业提供了充足的原料。用北大仓高粱酿造的美酒,香气醇厚,回味悠长,在市场上备受青睐,成为了当地的特色产业之一。

望着这一片丰收的景象,韩靖站在田埂上,心中满是欢喜与自豪。他的脸庞被阳光晒得黝黑,岁月和劳作在他脸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迹,但此刻,他的眼中却闪烁着激动和欣慰的光芒。他深知,这沉甸甸的丰收成果,是全体北大仓军民共同努力的结晶,每一粒粮食都饱含着大家的辛勤汗水和心血。

回想起这两年多的时光,韩靖的心中感慨万千。初到北大荒时,这里还是一片荒芜,环境恶劣,条件艰苦。但北大仓军民没有被困难吓倒,他们怀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毅然投身到开垦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无数个日夜,他们在田间地头辛勤劳作,不畏严寒酷暑,不惧风雨泥泞。从最初的开垦荒地、改良土壤,到播种育苗、精心管护,每一个环节都倾注了他们的全部精力。为了培育出适合北大荒环境的优良品种,关泰等农业技术人员更是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他们扎根田间,日夜钻研,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失败,终于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和一系列适应本地生长的农作物品种,为北大仓的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韩靖敏锐地意识到,北大仓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这片肥沃的土地和日益增长的农业产出,蕴含着巨大的商业潜力。于是,在农业丰收的基础上,韩靖开始牵头招商引资。他将目光投向周边城市,如佳木斯、齐齐哈尔、牡丹江等,这些城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逐渐便利,具备良好的发展基础。

韩靖亲自与各地商会、商团沟通联络,向他们描绘北大仓的发展蓝图: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可以支撑起食品加工、粮食贸易等产业;广袤的土地为规模化养殖和农产品仓储提供了充足空间;而日益增多的人口,则带来了庞大的消费市场。他的诚意和北大仓的潜力,吸引了众多商人商团的目光。

很快,第一批投资者来到了北大仓。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在佳木斯,一座现代化的大米加工厂拔地而起,将北大仓优质的水稻加工成精美的米制品,销往全国各地;齐齐哈尔则吸引了大型的粮食贸易商,建立起大型的粮食交易市场,每日车水马龙,来自各地的粮食在这里汇聚、交易;牡丹江凭借其靠近山林的优势,引来了木材加工和特色山货加工企业,不仅带动了当地林业资源的合理开发,还将山货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商人商团入驻,北大仓一带的城市开始热闹起来。曾经寂静的街道上,如今店铺林立,人来人往。新的居民不断涌入,有前来寻找工作机会的年轻人,有举家搬迁来开启新生活的家庭。为了满足人口增长的需求,基础设施建设也在加速推进。学校、医院、商场等公共设施相继建成,城市的功能日益完善。

韩靖转身,看着远处田野里忙碌的身影,那是正在进行丰收作业的军民们。他们有的在收割水稻,手中的镰刀挥舞得虎虎生风,金黄的稻穗在他们的手中迅速倒下,整齐地码放在田间;有的在搬运粮食,一袋袋饱满的粮食被他们扛在肩上,虽然沉重,但他们的步伐却坚定有力;还有的在驾驶着农业机械,现代化的收割机、拖拉机在田野里来回穿梭,发出欢快的轰鸣声,大大提高了收割效率。与此同时,不远处的城市里,建筑工地上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建设着新的厂房和住宅。整个北大仓,农业与商业齐头并进,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

“韩司令,电报已经发出去了,相信很快就能收到回复。”发报员小周匆匆跑来,打断了韩靖的思绪。

韩靖点了点头,说道:“好,辛苦你了。这次北大仓的丰收意义重大,这不仅是我们的成绩,更是全国人民的希望。希望上级能尽快了解我们的情况,让这些成果发挥更大的作用。”

此时,在南京光明宫,我正在处理政务。突然,秘书长林思琪匆匆走进来,手中拿着一份电报,激动地说道:“,北大仓发来的电报,是大丰收的喜讯!”

我接过电报,仔细阅读着上面的内容,心中满是欣慰与喜悦。北大仓的丰收,是无数军民辛勤付出的结果,也是国家农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如此傲人的成绩,离不开每一位奋斗在北大仓的军民,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在这片荒芜的土地上创造了奇迹。

当即,我叫来农业部长张居旺。张居旺匆匆赶来,站在我面前,神情庄重。我郑重地对他说:“居旺,北大仓的丰收是个好兆头,杂交水稻和嫁接种植技术意义重大,关乎全国百姓的温饱,这件推广的大事就交给你负责,务必做好!”

张居旺挺直腰杆,表情严肃,眼神中透着坚定,大声说道:“请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不负所托!”

张居旺深知此次任务责任重大,意义非凡。回到办公室后,他立刻召集农业专家和相关工作人员,召开紧急会议,商讨技术推广的具体方案。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紧张,大家各抒己见,积极建言献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