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改胤为允
紫禁城的太和殿内,晨光透过巨大的窗户,洒落在金砖铺就的地面上,映出一片金黄。殿内庄严肃穆,众亲王大臣们身着朝服,整齐排列,随着一声“皇上驾到”,胤禛身着龙袍,迈着沉稳的步伐登上龙椅。他的眼神威严而坚定,扫视着下方的臣子,举手投足间尽显帝王风范。
众人纷纷跪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胤禛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平身。朝堂之上,一片寂静,只听得见呼吸声和衣袂飘动的声音。
此时,隆科多身着朝服,从大臣队列中走出,身形挺拔,面容严肃,手中捧着一份奏疏,高声说道:“如今皇上登基,为显皇家威严,彰显陛下尊荣,众皇子理应更改名字,以避圣讳。”
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大臣们交头接耳,对隆科多的提议表示赞同。胤禛微微皱眉,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如此,众阿哥便更改‘胤’为‘允’吧。”
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在殿内回荡。大臣们纷纷点头,齐声应道:“皇上圣明。”
胤禛接着说道:“朕念及诸位兄弟,虽身处权力旋涡,但大多心怀家国。如今朕登基,自当嘉奖,以彰其德。”说着,他的目光扫过下方的大臣,最后落在了一旁记录的史官身上,示意他仔细记录。
“传朕旨意,复允禩廉亲王爵位,命其主理礼部。”胤禛的话刚落,朝堂上再次响起一阵议论声。允禩曾经在皇位之争中备受瞩目的皇子,如今得到了新皇的重用。一些支持允禩的大臣面露喜色,而另一些则神色复杂,暗自揣测着胤禛的用意。
在大臣们的议论声中,胤禛继续说道:“先皇十三子允祥,为人正直,忠勇可嘉,在朕登基前后,多有辅佐之功。赐亲王爵位,为和硕怡亲王。”
允祥听闻,立刻出列,跪地谢恩:“臣弟允祥,谢皇上隆恩。臣定当竭尽全力,为皇上分忧,为大清效力。”
胤禛看着允祥,眼中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说道:“起来吧。”
“先皇十七子允礼,勤勉好学,品性纯良,封其为果郡王。先皇二十一子,赐封为慎贝勒。”
朝堂上,大臣们纷纷对胤禛的分封表示称赞。
“皇上圣明。”大臣也纷纷附和。
“朕之决策,皆为大清之未来。诸位皇子,无论曾经有何过往,皆为朕之兄弟,朕望能齐心协力,辅佐朕治理好这天下。”
早朝结束后,大臣们陆续离开太和殿。允禩走在人群中,他的脸上带着一丝淡淡的微笑,让人看不清他内心的想法。
微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若曦正坐在永寿宫庭院中的石凳上,手中捧着一本诗集,悠然地阅读着。
年世兰身着一袭华美的旗装,迈着轻盈的步伐走进庭院,她的脸上带着一抹恰到好处的微笑,走到若曦面前,微微屈膝行礼,娇声说道:“娘娘吉祥,看看就您如此安逸,臣妾这都要忙的不行了呢。”
若曦抬起头,看到年世兰,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说道:“起来吧,你能干,我才能躲懒呢,坐。”
年世兰闻言起身,在若曦身旁坐下,眼神中难掩喜悦,说道:“娘娘,听闻您母家弟弟可是得了大功呢。”
“小孩子家家的,不能过多夸赞。”若曦微微点头,:“倒是听皇上说你哥哥今日倒是颇为得力,刚晋了官职呢。”
“天恩浩荡,哥哥自然感念皇恩。”
“如今皇上刚登基,朝堂局势复杂,你定要好生劝导你哥哥,一切行事都要低调才是,切不可因一时得意而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