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93章 站位一旦出错就是一辈子的事(1/2)

他在原来的世界,要是真的有本事,就应该去改变,与妖魔斗争到底。

他是来到大明,跟着天子治理国家后,逐渐意识到自己以前认识上的错误。

魄力不足,没有加入进去,甚至动用自身修为改变现状的想法。

说白了,还是勇气不足,创新精神缺乏所致。

虽然没有陛下碾压的能力,他也是忠心耿耿的,毕竟他朱由校俱是复活过来的人物。

平心而论,他也在对比自身与天子治国之法的差距,最大的区别在于创新。

最大的弊端就是没有破而后立的勇气。

犯了文人时常犯的错误。

刘伯温实际上也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所致。

当年没有封侯,乃至受到淮西一系的打压,最后气愤之下,直接假死脱身。

刘伯温没有跟着朱元璋与那些天子要打压的官僚集团斗争下去的勇气。

明太祖没有给最后顶级更高爵位,并非没有道理。

过于滑头,太明哲保身。

自恃自己已经知道大明的国祚能有多长,然后按照自己的推演而布局。

只是在大明即将亡国之际,陛下却能逆势而起。

直接打脸所有推演天机的人,彻底雄起。

所谓取代大明的大清,现在都已经烟消云散,就是在倭国都已经把自己最后力量消耗一空.

站位方面,是每一个官吏必修课。

若无精准的眼光和能力,很容易在官场上跌跤的。

刘伯温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如果他没有判断大明必灭。

以刘伯温的聪明和眼光,不可能不提前下注。

就是不及时下注,也会在天子最为需要的时候出手。

当年封爵低了,并非淮西功勋集团的打压。

而是他一样没有豪赌的勇气,而是等着明太祖已取得压倒式优势才入场。

不要把上位者想的太渣,天下只有他一个是聪明人。

明太祖觉得刘伯温得到一个伯爵已~经不错了。

至于封侯,其实刘伯温没有外界吹嘘-的那般恐怖。

看得明的人不止他一个,还有李善长以及其他功勋都有同样的战略意图。

明太祖没有否认刘伯温的能力和才情,只是这个家伙是个投机倒把分子。

所以才没有许以侯爵之位。

刘伯温的封爵,实际上封侯也可以,伯爵也没有错。

这要看天子如何评估了。

一众功勋里面刘伯温是最滑头的一个,也是最善于明哲保身的人。

能在明太祖大力清理淮西集团派系,他能功成身退,果断退出是非旋涡。

在当时的士林和勋贵中影响极为深远,对他的评价都极高。

因为刘伯温没有侵犯他们的利益,大家都在背后推动,美化他。

是不是很厉害,只要翻开当年的功绩以及作为,就知道他有没有被打压。

显然,通过对比,刘伯温最不可靠。

属于官场上的老狐狸老油条。

所以只要刘伯温没有做出危害大明的事,明太祖直接顺水推舟成全刘伯温。

诸葛卧龙讥笑道:“按照陛下说的,刘伯温就是一个善于计算得失的人。”

“不能同甘共苦。”

“是个善于投机,又求稳的人。”

海瑞道:“以前我还很佩服他,觉得他不为名利。”

“在陛下危难之际,需要臣子帮助的时候,他没有出现,直接选择观望。”

“这样的人,不值得我尊重。”

“就是官场上的投机分子,处处都以自身利益为先。”

“就这样的人,还想着得到陛下关照和优待,想屁吃。”

王阳明道:“是啊,连自我牺牲的精神都没有。”

“这样的人,的确不值得我辈学习。”

“我们都是有抱负的,都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国家和天子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诸葛卧龙倒是没有觉得两人在吹牛逼,自我吹捧。

当年的情况,海瑞和王阳明的确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这也是诸葛卧龙以及其他臣子尊重他们的原因。

如今在官场的人,哪一个不是一个时代的人杰,哪一个脑子是差的。

“嘿嘿,想要历史留名,流芳百世,而不是欺世盗名,唯有脚踏实地地干。”

海瑞哈哈大笑道:“首辅大人所言甚是,太精辟了。”

“做官和做人一样,都要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

“好高骛远,过于在意个人得失,的确不值得敬仰。”

王阳明道:“过于追求个人的得失,都是沽名钓誉之徒。”

“想在大明有所建树,太难了。”

天子那么英明,在他面前玩心眼,真的是在找死啊……

当下大明的精英,谁敢把天子当傻子玩?

你要是有这样的想法和行为,可能你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