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钱开阳分别之后,李墨马不停蹄回到军工厂。
他没有选择立即召开会议,而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开始思考超远距离声呐研发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各种先进技术。
要想发现水下敌方潜艇目标,就得满足声呐的探测条件。
而这需要满足的条件非常苛刻,首先要熟悉探测范围内的水文环境,温跃层、盐度梯度等等都会影响声波传播,还有低环境噪音,就是探测范围内不允许有大型货轮出现。
再就是平台与战术条件还得需要三大技术条件的支持,载具、多传感器、数据链。
还必须得有武器系统协同、对抗措施、作战体系等等。
只要满足以上所有条件……还是不能迫使敌方水下潜艇上浮。
因为声呐不具备直接针对敌方潜艇发动攻击,这需要结合低频声波武器的协助,才能达到针对敌方潜艇进行声波攻击的战术目的。
其中涉及到的方面可就太多了!
李墨没着急动笔写,因为还有很多问题没想明白。
“今天刚刚跟老师客套说以后还会麻烦他,没想到,这么快就应验了……”
苦笑着自语一句,看了看时间,已经下午四点多钟。
此时,距离钱老一行四人坐上军用运输机,已经过去了将近五个小时。
觉得钱老差不多已经回了自己办公室,李墨抓起听筒,按照恩师留下的电话号打了过去。
出乎意料,李墨被钱老助理告知老爷子这会儿正带领着团队忙碌。
没办法,只能耐着性子等待。
他也没闲着,利用闲暇,把能想到的所有问题,全都用笔记了下来。
一直等到快晚上十点,钱老终于回过来电话:“小李,听说你打电话找我有事?”
语气中是难掩的疲惫。
不过听着精神头倒是挺不错,毕竟最棘手的难题解决了嘛!
“老师,我就不跟您客气了。”
老爷子溜溜忙了一整天加大半个晚上,李墨直奔主题:“是这样的……”
他把今天刚刚接到的科研任务,详细的跟老爷子说了一遍。
跟着抛出想通过钱老解决的所有问题:“对于超远距离声呐这块,我连二把刀都算不上;所以,老师,能不能麻烦您,帮我找一些相关领域内的科研大牛,来我们泉城军工厂一趟帮帮我们?”
按理说,找人这种事情,钱开阳比钱老更合适。
问题钱开阳作为一个外行,不如钱老清楚应该找谁。
李墨想的很简单,先跟钱老通好气,等钱老找到人了,再由他打电话让钱开阳帮忙解决人员调动的问题。
“今天也这么晚了,明儿吧。”
钱老不可能大包大揽承诺一定会帮忙找到人,只说尽量。
李墨表示理解。
师徒俩也就没再唠客套嗑,钱老首先挂断电话。
李墨站起来伸了个懒腰,瞄了眼墙上挂钟,这才惊觉都快深夜十一点钟了。
这么晚家人早就睡下,想了想,他索性决定熬个通宵,去图书馆找一些相关书籍,把今天下午想到的方方面面给串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