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章 去信英国公(1/1)

第十一章去信英国公

一方面,张伟暗中指使手下的锦衣卫在整个天下四处散布消息,宣称自己乃是大周的忠良之后,之所以起兵反抗大辽,完全是出于替父报仇的义愤之举。并且,他强调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利益,堪称国之英雄。此外,张伟还大肆宣扬燕云十六州本就应当归属大周所有。

要知道,大周对于燕云十六州的渴望已经持续了上百年之久。倘若能够收复这片土地的正是大周子民,那么或许只需一道招安的诏书,便能够轻而易举地将燕云十六州纳入大周的版图。毕竟,大周自古以来就有着招安的优良传统。

基于这样的考虑,张伟果断地给英国公张辅写下了一封密信。在信中,他坦诚地表明自己虽然目前手握重兵,但内心始终向着大周,愿意将燕云十六州完璧归赵。同时,他也殷切期望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待遇,并全心全意地为国家尽忠效力。

信中的文字如下所述:“尊敬的恩师,当您展开这封信笺时,仿佛能看到学生我的面容就在眼前。我乃您的记名弟子张伟,同时也是您曾经的亲卫张忠的儿子。自幼起,我便深受恩师与先父的谆谆教导,将一生的志向都锁定在了收复那失落已久的燕云十六州之上。而且,由于先父惨死于辽人的毒手之下,这份仇恨更是深深地扎根于我的心底,让我对辽人痛恨至极。”

“可是命运弄人,先是双亲相继离世,我不得不遵循礼法,在家为他们守孝多年。直至两年前,守孝之期终于圆满结束,我毅然决然地离开家乡扬州,孤身一人踏上前往上谷郡的征程。一路上风餐露宿、历经艰辛,但所幸有上苍的眷顾保佑,以及当今官家的赫赫神威,还有恩师昔日的悉心教诲,最终竟让我侥幸得以成功收复燕云十六州!”

“然而,学生深知自己能力毕竟有限,这片土地要想长治久安,还需朝廷派遣得力之士前来接手管理。只是如今,除了恩师您之外,我在朝中实在没有其他相识之人可以依靠。所以万望恩师能够代学生向官家转达我的这番心意,学生对此必将感激涕零。最后,衷心祝愿恩师身体永远健康,福禄恩泽长久绵远。学生张伟敬上。”

当英国公收到这封信件之后,心中不禁大为震惊。他深知此事非同小可,于是当机立断做出两项决定。其一,迅速派出亲信人员前去详细调查张伟所言之事是否属实;其二,则亲自进宫面圣,准备将这个重大消息呈报给皇帝陛下。

此时的皇帝正端坐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内,眉头紧锁,面色微沉地思考着刚刚传来的惊人消息——张伟成功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可是一件足以震动天下、改写历史的大事啊!然而对于这位身处高位的皇帝来说,此刻更多的却是无尽的烦恼和忧虑。

他不停地踱步于殿内,心中反复权衡着各种利弊得失。一方面,张伟此举算是报了大周燕云十六州被夺之仇;但另一方面,如此强大的势力突然崛起,又怎能不让人担忧其日后是否会成为新的心腹大患?

就在皇帝陷入深深沉思之际,英国公匆匆赶来觐见。只见他恭恭敬敬地行礼之后,便迫不及待地向皇帝进言道:“陛下,微臣以为当下之计,不妨先对张伟予以招安。如此一来,既能将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功劳归于我朝名下,成就一段流芳百世的佳话;同时亦可借助张伟所率之兵力,抵御北方大辽的侵扰。如此这般,无需耗费朝廷一兵一卒,便可轻松化解北部边患之忧。”

听完英国公这番话,皇帝脸上的表情略微舒缓了一些,但眼神中的犹疑之色依然未减。他深知此事关系重大,稍有不慎便可能引发难以预料的后果。于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皇帝最终决定暂且按下此事,待到明日早朝之时,召集众大臣共同商议一番,再行定夺。

英国公见状,自然明白皇帝心中的顾虑所在。他微微躬身施礼,表示完全理解皇上的决策,并十分恭敬地缓缓退出宫殿。毕竟在大周王朝,向来都是重文轻武,身为武将的他深知在此等敏感问题上不宜多言,以免引起皇帝不必要的猜忌和怀疑。

@棠城小说网 . www.tangcheng.cc
本站所有的文章、图片、评论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收集自网络,属个人行为,与棠城小说网立场无关。
如果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进行处理。任何非本站因素导致的法律后果,本站均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