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刚到站,黄山便到出站口等着了。
黄父黄母好不容易来市里一趟,他这个当儿子的得接父母去家里看看,住上几晚才行。
黄母见着儿子在太阳底下晒着,特别心疼,“啪”地一声就拍在他的胳膊上,“你傻呀,那么大太阳,也不知道去边上躲躲?”
黄山被黄母拍了一记,呵呵笑着:“妈,爸,宏明……”他把人挨个叫了一遍,又把明月扛上肩头,带着大家往停车场走。
他的车停在停车场里。
林宏明的车在停车场停了六天五夜,终于等到了主人回来。
交了停车费,一行人分上了两辆车,朝着黄山家而去。
黄山没住公安局家属楼,他今年才来,还没资格分房子。就算要分,也只有一个单间,一家人根本住不开。
黄山和吴忧商量了一下,就在小学附近买了这套房子。
这是个七八年的旧房子了,步梯三楼,房子虽然一般,好在地理位置优越,离公安局和小学都很近。
黄母看了下,倒是有四个房间,但是并不是大,布局也紧促,不说和杏花巷的院子比,就和十字街的房子比起来都差远了。
她不太满意。
方婶也是今天才到市里来,她想打算年在南平县卖卤肉,等明年初再来市里照顾吴忧和吴念。
两个老太太手拉着手,嘀嘀咕咕地讨论着这几天的见闻去了。
黄父打量了一眼客厅的摆设便不再多看,和黄山谈起工作的事儿,“你工作怎样?习不习惯?”
黄山笑容不变,“挺习惯的,比部队更自由,活儿也不是很累。”
不是很累?那就是还挺辛苦的咯!
黄父面带微笑,微微颔首,表示对黄山的认可和鼓励。
他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一定要努力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对你的殷切期望。”
黄山挺直身子,一脸严肃地回答道:“是,老黄同志!我一定会谨遵您的教诲,全力以赴,不辱使命!”
说罢,他恭恭敬敬地向黄父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动作干脆利落,显得英姿飒爽。
“你这臭小子,还拿你爹我开涮。”黄父嘴里抱怨着,脸上却带着满意的笑容,皱纹都舒展开了。
而站在一旁的黄蓉和黄丽,则不约而同地撇了撇嘴,心中暗自嘀咕:“看看吧,这就是儿子的待遇,一见到儿子,就高兴得合不拢嘴了。”
“爸,今天累坏了吧?我去洗一下水果。”吴忧提着水果回来,一进屋就拿着酒精喷,然后就往厨房走。
黄丽和黄蓉连忙跑过去,一个提东西,一个扶着人,把吴忧弄得莫名其妙的。
“干嘛呀,这又不沉,你们快去坐着,我去洗下水果。”
“您现在可是咱们家的重点保护对象了,您有什么活儿都让我哥干,您别动。”
吴忧拍了拍黄丽的肩膀,笑得不行:“哪有那么娇气了,我现在天天在家待着,活动下也好。”
吴忧八月份才从南平县人民医院辞职,没过多久就发现自己怀孕了,她本来年龄也不小了,再加上这个孩子又折腾人,干脆等孩子生了之后再去工作。
在家里聊了会儿天,黄山便提议出门去吃饭。
附近有个专门吃鱼的私人饭店,味道一绝,大家好不容易来一趟,肯定得吃顿好的。
黄父心里有些许不快。
来家里的第一顿饭居然在外面吃?
这是拿他当客人对待了?
黄父微微抬头,看了看黄山,不过最终还是什么也没说,慢吞吞地跟在大家后头。
这家饭店有很多种鱼的吃法,烤鱼,水煮鱼,麻辣鱼,红烧鱼,清蒸鱼……种类繁多,味道鲜美。
黄山知道黄父喜欢喝汤,特意点了个黄骨鱼汤。
“爸,我记得您最爱吃鱼,忧忧一直念叨着要接你们上来吃鱼呢。您尝尝这鱼肉……”
当爽滑细腻、鲜香浓郁的鱼肉席卷味蕾时,黄父心里那点别扭就抛到了九霄云外。
吃完饭,一行人回黄山家里休息一会儿,林宏明便带着黄丽去看看红玲和刘顺。
他们俩的住处离这儿不远,公交车二十分钟就到,林宏明寻思着都到了市里,怎么也得去看看。
明玉和吴念玩得正开心,不愿意去;明月也不想去,不过因为她一直捣乱,两个姐姐不理她,气得她哇哇大哭。
“二嫂,二哥,你们怎么来了?”林红玲打开门一看,才发现是二哥一家三口,高兴得差点蹦起来。
“慢点,你小心些。”黄丽被她这动作吓得眼皮子直跳,急忙上去扶着林红玲坐下。
林红玲肚子大得很,四肢却依旧纤细,动作也挺矫健。
“没事,二嫂,我身体好得很。”期待的小闺女还有一个多月就要降生了,林红玲脸上都是幸福的笑容。
“诊所生意怎么样?”林宏明最关心的是这个问题。
“生意挺好,最近来买烫伤药的人突然就多起来了。顺子一个忙不过来,还请了个护士帮忙扎针拿药。”林红玲提起诊所的事儿就开心。
她家的中医诊所就租在一个工商管理局旁边,附近的居民和单位上的职工有点小毛病都来她家看病拿药。
就在上个月,工商管理局的一位大领导泡茶时不小心被开水烫伤了手,当场就起了一片大水泡。
这位大领导打算去几公里外的医院治疗时,路过红玲家的诊所,无意间瞥见里面的刘顺正在给一个烫伤面部的患者敷药。
说来也怪,只见那药刚敷上去,患者的呻吟声竟然戛然而止。
大领导心中一动,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了诊所,让刘顺给他也来一贴药。
刘顺见到大领导进来,先是一愣,立刻替他处理了水泡,又拿出一贴药,小心翼翼地敷在了大领导的手上。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贴药刚一贴上,大领导就感觉到一股清凉的感觉袭来,疼痛竟然完全消失了!
过了大半个月,大领导来复查,发现被烫伤的地方已经痊愈,连个疤都没留下,让他又惊又喜,对刘顺的医术赞不绝口。
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抱着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来试一试,结果却如此神奇。
上个星期,这位大领导不仅给刘顺送来了一面锦旗,还想花重金购买几贴药回家备着。
不过,刘顺并没有同意,因为这药有时效性,最多能存放三个月,他不想为了眼前的利益而砸了自己的招牌。
大领导也是个宅心仁厚的人,听刘顺这么说也不勉强,反而还替他宣传起来。
这不,有了大领导的大力宣传,红玲家的诊所声名远扬,不少烫伤患者千里迢迢前来求药。
生意兴隆本是一件好事,但对于刘顺来说,这却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
由于工作繁忙,他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八九点才能够回家,这就使得林红玲不得不独自待在家里。